澳元兑美元:数据显示,中国2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下降至48.1,创4个月最低水平,并且终结了此前3个月连续反弹的势头。欧元区3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7,不及预期的49.5,且低于2月的49.0。隔夜欧美股市集体下跌,周期性股票和矿业类股领跌,资金涌入相对安全的国债市场,推高德国国债价格。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11月西太平洋/墨尔本领先指标月率上升0.6%,折合成年率上升2.6%,低于3.0%的长期趋势水平。同时公布的1月份同步指标年率为提升2.5%,同样低于长期趋势值。
中国和欧洲PMI数据表现低迷,令市场对经济成长的担忧加重,主要非美货币全面承压。美元因避险走强,同时大宗商品走弱,澳元兑美元大幅走弱跌至1.3330附近,刷新近两个月低点;纽约时段美国就业数据利好,加上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风险偏好情绪有所企稳,汇价迅速反弹至1.04关口附近。
技术面来看,澳元兑美元在3月19日的十字星形态之后连续三天收阴,昨日汇价跌破了3月14日和3月15的前期低点1.0420重要支撑位,再度下行最低探至1.0333位置(200日均线所在位置),但汇价在0.9860-1.0860的50%斐波那契回调位1.0360附近位置受到短暂支撑企稳回升。日内关注1.0360-1.0330区域的支撑作用,若该区域告破,则汇价将有望回到平价水平。上行方面,关注1.0420附近位置的阻力。MACD指标下行且绿柱犹存,KDJ指标死叉态势下探。
日内支撑关注1.0333,1.0300,1.0240;上行阻力关注1.0418,1.0480,1.0527,1.0625,1.0670。
美元兑日元:昨天发布的中欧PMI数据令人失望,而日本经济数据向好,日元兑其他主要货币上涨,美元对日元失守83.00整数位,大幅下挫最低至82.32。
日本二月贸易顺差数据,顺差329亿日元,而之前的预期值为赤字1200亿日元。这个结果得益于出口的强劲,同时推动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0.40%。二月日本超市销售数据同样上升,从前值同比-1.2%提高到0.35%。良好的经济数据对于日元走强颇具建设性。
日本2月贸易收支扭转了持续4个月的逆差局面,原因是东日本大地震、日元升值、泰国洪灾的“三重打击”影响减弱,出口的颓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此外,美国经济回暖带动汽车等产品的出口形势好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进口额仍在高位徘徊,金融市场上多数观点认为尚未达到能长期维持顺差的力度。
1月份日本贸易收支创下历史最大逆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时值中国春节导致对华出口下降。未来美国经济回暖若能持续,可能会带动中国经济向好,日本对华出口也有望改善。
技术面来看,日图上,美元兑日元昨日跌破上升通道下轨,从而打破了汇价在83.00-84.00之间的高位震荡态势。但汇价在20日均线附近受到支撑企稳回升,日内关注汇价能否站上83.00整数位,若该位置不能有效站上,则84.10-84.18可能成为近期汇价顶部。若汇价成功突破84.18高点,则将看向去年4月6日85.50位置;若汇价相继失守83,82整数位,则看向80位置。日图MACD指标超买区走平但绿柱出现,KDJ指标有底背离迹象。
日内支撑关注82.32,82.00,81.46,81.00;上行阻力关注83.00,83.47,84.10-84.18区间,84.80,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