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坚持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 在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投资融资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此外,民营经济促
中国财经 小亚 54分钟前 7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与会人员认为,生态环境法典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意义重大。法典草案各编内容既有对现行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的系统梳理,又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的提炼归纳,将有助于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更强的法治力量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在污染防治方面,法典草案将现行生态环境法律规定的污染防治共性制度总结提炼为通则、一般规定,并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规定。 在蒋卓庆委员看来,遵循水和大气为源头、土壤为承载的自然规律,探索三者统筹治理路径,是实现现代化环境治理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多部门统筹协同、实现源头防治的有效方法。建议法典草案增加土壤污染防治与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的统筹协同、源头防治的内容。 鄂竟平委员提出,建议法典草案进一步增加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相关内容。农业面源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法典草案对此涉及较少。我国耕地面积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对此在法典里作出规定,是治理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治理面源污染还有其他措施,建议一并深入研究,加以强化。 为更好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转变以往以单一生态要素为保护目标的立法思路,突出系统保护理念。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外事委员
记者30日获悉,针对套餐复杂、不知情订制、不明扣费等焦点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国组织开展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指导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完善“事前告知、事中确认、事后提醒”全流程服务机制,改善用户服务体验。 行动主要内容包括落实资费公示要求,在基础电信企业网上营业厅和App设立资费公示专区,集中公示面向公众用户的全量在售资费方案,未公示不得销售。资费方案应要素齐全、内容简洁、清晰易懂,不得繁琐冗长、出现模糊不清的表述,或隐瞒淡化限制性条件。要结合实际精减资费方案种类数量,优化资费规则,对于易造成用户混淆、误解、引发争议的,及时予以清理。 行动提出,介绍营销内容应全面准确,不得夸大宣传、诱导营销或隐瞒关键信息;要严格管控网络营销,加强代理商行为监督;办理各类业务(含免费赠送业务、营销活动及手机代扣费等)均须通过短信回复、手机验证码、签字确认三种方式之一,征得用户明确同意后方可办理。 此外,业务办理完成后,及时向用户发送办理成功短信,并按月向用户主动推送账单。针对业务使用超量和自动续订等用户关注的重点场景,在目前短信提醒的基础上,依用户意愿增加电话通知方式。优化流量超套封顶服务,实现由用户根据自身消费需求选择封顶阈值档位。
中国财经 小亚 54分钟前 8
今年入春以来,山西、广西、陕西等地干旱持续发展,旱情给居民用水造成一定影响。财政部、应急管理部30日预拨4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上述3省(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重点用于解决城乡居民用水困难,购买、租赁应急储水、净水、供水设备,组织人员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此法出台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80%以上城镇就业的贡献者,民营经济发展事关中国经济全局,也是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受访专家看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夯实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石,从多方面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引导企业激发原始创新力等具有重大意义。 去年10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进行了二审,4月进行了三审。 表决通过后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此法创下多个“第一”。如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表示,这部法律的出台将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共识。更强的社会共识,有利于形
中国财经 小亚 54分钟前 5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各地严查重处重点领域涉企乱收费行为。 《通知》提出,要认真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网络平台、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等领域,持续加大涉企收费监管执法力度。通过开展涉企收费监测预警、查办公布违规收费案件、清理规范政策措施、完善监管制度规则,全面推进涉企收费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 《通知》强调,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聚焦本地区涉企收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切实做好案件处理和问题整改规范。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三书一函”等方式强化案件指导,适时组织重点检查重点抽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国家数据局4月30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化工作,国家数据局于4月30日上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化分论坛”。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论坛上表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利民底色”,是数字技术普惠应用的结果和升华,既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也离不开标准的支撑。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继续做好先行先试,推动数场、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路线收敛融合,启动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建设,开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加快相关标准建设,重点把握规划引领、项目牵引、制度保障、标准引导等。 论坛上,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技术文件,数据基础设施系列标准、数据流通匿名化标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相关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并宣布了相关标准试验验证试点启动。 同日,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问答显示,《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从技术功能、业务流程、安全要求等方面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了规范。在技术功能方面,明确可信数据空间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应符合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整体架构。可信数据空间由服务平台和接入连接器构成,具备身份管理、连接器管理、目录管理、数字合约管理、可信数据空间管理、数据使用控制等功能。在业务流程方面,明确可信数据空间各个
中新网5月1日电 (记者 石睿)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数字经济独角兽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2025年,“独角兽企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报告》指出,独角兽企业具备高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而独角兽企业当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和关键支柱。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在解读《报告》时提到,数字经济独角兽正在引领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具体来看,数字经济独角兽凭借高估值集中优质资源,具备持续投入研发能力,可以打破短期回报约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驱动创新,独角兽将前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数字经济迭代升级。 此外,数字经济独角兽提供成熟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将大幅降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门槛,为传统产业提供系统性数字化转型路径。通过构建数字化的协同网络,独角兽发挥平台整合能力,有效开拓创新业态。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独角兽细分结构趋于成熟,2015-2019年,我国各年新增数字经济独角兽中
中国财经 小亚 59分钟前 6
中国网财经5月1日讯 近期,31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一季度GDP数据陆续公布。梳理发现,有19个省份一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中西部省份增速加快。 多位专家分析指出,一季度31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正增长,地方经济增长亮点突出,经济大省表现优异,为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季度19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 中西部增速加快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从增速来看,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安徽、北京、河北、陕西、江西、广西、新疆、天津、吉林、甘肃、宁夏、西藏等19省份均高于全国增速(5.4%)。 其中,湖北、安徽、甘肃、西藏等中西部省份一季度GDP增速位于全国前列,分别为6.3%、6.2%、6.2%、7.9%,增速均在6%以上。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告诉中国网财经,中西部省份增速相对去年和相对传统经济大省而言均更快,说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发力,全国区域经济循环和发展联动性不断增强,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从经济总量来看,依旧是经济大省“挑大梁”。广东(33525.51亿元
中国财经 小亚 今天07:31 12
4月30日金融一线消息,西安银行今日举办2024年业绩说明会。西安银行董事长梁邦海表示,公司围绕“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领先银行和投资价值卓越的上市银行”战略愿景,更加明晰发展定位,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优化经营管理体系、开拓发展新赛道、提升核心竞争力出发,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本公司发展实际,持续优化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推动“5+4+3”战略子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取得实效,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储能。 梁邦海强调,2025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将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自身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二是突出客群建设,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公司、零售、普惠、投资银行和金融市场等业务的客户经营能力。三是突出科技赋能,加快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健全完善核心业务数据支撑系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30日 23:03 25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