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中,创新居于首位。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超大特大城市制度创新、要素配置和科技创新能力明确提出3个“支持”。这意味着,超大特大城市必须更好发挥中心城市的节点链接作用,增强国际“磁吸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超大特大城市,往往是国家或区域经济中心,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具备强大的资源聚集能力,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还是交通枢纽和信息中心,能够与全球各地紧密相连,为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动提供有力支撑。 这样的优势,使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链接。在全球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和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更要通过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换发展动能、迸发创新活力。 对照这样的任务要求,必须看到,超大特大城市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制约了对高端要素资源的配置;创新生态不够完善,创新效率不高,影响了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传统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格局、城乡发展格局等,都需要因时而变。而各项调整变化的关键遵循,就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科学方法。 一方面,拆除各种有形无形的“藩篱”“壁垒”,着力破除阻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8:31 56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至超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7.3%和8.3%,国有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持续改善……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介绍,“十四五”以来,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国有资产的质量更优了、“家底”更厚了。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这5年,是国资央企功能提档、价值跃升、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的5年,是发展提质、改革增效、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的5年,是党建引领、监管护航、企业面貌为之一新的5年。”张玉卓介绍,“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营质效保持稳中向好。质量效率显著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至81.7万元。 “稳”的基础不断夯实。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说,一方面是保值增值稳,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权益从14.2万亿元增至18.3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5%。另一方面是经营效益稳,“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利润总额,预计比“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40%、50%,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持续改善。 “进”的态势持续巩固。首先,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2021年至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8:31 50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税务部门征收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下同)同比增长2%,其中7月、8月收入增幅明显回升。 分税种看,前8个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均保持正增长。分行业看,制造业、金融业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制造业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30%且税收增幅在5%以上,“压舱石”作用明显。特别是部分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增幅在30%以上。资本市场服务业和相关的保险业等税收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税收也增势良好。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税收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增速较高。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新认为,近两个月税收收入增幅明显提升主要因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带动、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明显增强等三方面原因。比如,7月、8月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不仅直接带动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大幅增长,还带动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行业税收增长;同时,企业投资收益、股票分红增加,也带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收。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8:31 51
国新办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公开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潜能加速释放,服务消费表现亮眼。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消费领域供给,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据了解,《政策措施》从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等5个方面提出19项任务举措。 盛秋平表示,《政策措施》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提出了一些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主要体现为“三个坚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例如,《政策措施》提出“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提出“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还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举措,托起居民“家门口”的幸福,这些举措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提高生活品质,又能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此外,《政策措施》提出,要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商务部服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8:31 42
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超10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效,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已连续3年每年投入超1万亿元。2024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达1.1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达8.8%。 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有了大幅提升。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8:31 22
资产总额超90万亿元,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 国资央企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资产总额增至超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至2.6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升至6.7%……“这5年,是国资央企功能提档、价值跃升、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的5年,是发展提质、改革增效、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的5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20% 总结“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发展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提炼了3个关键词。 稳——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保值增值稳。“十四五”以来,央企资产总额从68.8万亿元增至9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14.2万亿元增至18.3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7.3%和6.5%。 经营效益稳。“十四五”以来,央企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至6.7%,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59.4万元增至81.7万元。 “压舱石”作用稳。2021至2024年,央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 进——升级态势持续巩固。 新兴产业培育积厚成势。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启动,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8:31 32
财政部公布今年1至8月财政收支主要数据。1至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98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21085亿元,同比微增0.02%;非税收入27113亿元,同比增长1.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68亿元,同比下降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3930亿元,同比增长1.8%。 税收方面,1至8月,国内增值税收入47389亿元,同比增长3.2%;国内消费税收入11523亿元,同比增长2%;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收入11770亿元,同比下降6.7%;关税收入1527亿元,同比下降6.5%;印花税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87亿元,同比增长81.7%。 1至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24亿元,同比增长3.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6570亿元,同比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2754亿元,同比增长2.3%。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教育支出27078亿元,同比增长5.6%;科学技术支出5874亿元,同比增长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723亿元,同比增长10%;卫生健康支出13717亿元,同比增长5.1%。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8:31 36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2.6万亿元;战新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元……9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亮出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彰显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对于市场关心的央企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深化改革成绩显著 五年来,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十四五”时期,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 李镇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央企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8日 07:31 27
2025年09月17日星期三,以下是由亚汇网整理的昨夜今晨中国财经要闻汇总: 国内股市 一、A股方面,沪指涨0.04%,深成指涨0.45%,创业板指涨0.68%。沪深两市成交额2.34万亿,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机器人、互联网电商、物流等板块涨幅居前,猪肉、有色金属、影视院线等下跌。 二、港股方面,恒指
中国财经 书瑶 09月17日 09:04 54
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地方国资并购基金设立呈现“潮涌”之势。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上海、深圳、福建、浙江等地纷纷宣布拟设或已设国资并购基金。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国资并购基金的兴起,契合国家战略导向。随着“并购六条”等政策出台,并购不再只是企业层面的资本运作,而是被赋予了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转型的使命。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地方国资能够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背景下主动出击,以资本为纽带加快强链补链,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实现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 地方国资加速布局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频频出手设立并购基金。 具体来看,3月份,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注册成立,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45.34%。4月份,深圳市龙岗区与中银资产、深圳市海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并购基金合作协议,设立20亿元区级政府引导并购基金。6月份,盐城市黄海汇创金石并购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该并购基金的两家主要出资人(LP)为江苏黄海金控集团以及中信证券旗下全资私募子公司中信金石。7月份,福建金投发布了福建省新质生产力并购系列基金、福建省科创接力S基金。9月份,浙江省首支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浙江空港低空经济股权投资合
中国财经 小亚 09月17日 08:01 49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