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7日星期三,以下是由亚汇网整理的昨夜今晨中国财经要闻汇总: 国内股市 一、A股方面,沪指跌0.39%报3868点,深证成指涨0.26%,创业板指跌0.75%。盘面上,时空大数据概念拉升,鸡肉、猪肉、游戏板块活跃,另外,CRO板块下挫,小金属、稀土永磁、AI芯片板块走低。 二、港股方面,恒生指数
中国财经 书瑶 08月27日 08:53 71
“通过高才通来港卖保险就是一场‘豪赌’,首年淘汰率达到80%,但活下来后就是‘神仙工作’。”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25岁的李环不打算回家过节,计划在香港继续她的“炒散”(兼职)工作,她已经提前联系好餐厅,时薪80港元。在某知名高校金融专业毕业后,李环通过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称“高才通”)来到香港,慢慢寻找工作机会。 香港某头部保险公司的代理人田绵刚刚完成新一轮续签。2022年底,她放弃深圳的工作来到香港做保险。短短3年时间,做到了年薪接近百万元。在她看来,通过高才通来港卖保险就是一场“豪赌”,首年淘汰率达到80%,但活下来后就是“神仙工作”。 李环与田绵,正是“高才通”计划下来港人群中两个鲜明的缩影:一边是仍在摸索与等待的新来者,一边是经历残酷筛选后的“幸存者”。 近日,中国香港特区劳工及福利局(下称“香港劳福局”)公布了“高才通”的阶段性实施数据,从侧面揭开了“高才”赴港从事金融业的神秘面纱。2022年至今,已超过22万人通过“高才通”计划来到香港。截至2025年7月底,共有1.37万名高才逗留期限已满,其中46%的高才放弃申请续签。竞争激烈的求职环境、高淘汰率的保险业、高企的通勤或居住成本成为高才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不过,也有高才经过层层漏斗式的筛选,拿到首轮续签资质,他们多集中在金融、保险行业,月薪中位数为4万港元。 随着新一轮续签高峰期将至,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8:31 49
“人工智能+”有了重要指引。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意见》提出实施“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消费提质”等重点行动,这也是“智能经济”发展首次被写入政策文件。在行动目标中,《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布局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围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六个方面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重点行动。 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意见》明确,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8:00 52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专家表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主要是为了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 霍福鹏: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可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 霍福鹏说,根据多项研究结果,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百万亿元,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对人工智能等手段的深度应用,也有助于在科研、城市治理等方面带来质的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 霍福鹏: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精准施策、协同共治,能够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城市大脑赋能,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从9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9.5小时,显著减少了跨部门协同的时间成本。 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提升生活品质,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文件出台的背景有哪些? 对于“人工智能+”行动的出台,专家表示,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8:00 50
中国网财经8月27日讯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五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哪些关键步伐?如何让能源发展红利更广泛地惠及民生?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 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总结“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成就时表示:“‘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我们端牢能源饭碗,走出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路,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王宏志表示,“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已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能源消费“逐绿前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7:31 56
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供应更足 韧性更强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能源需求巨大。“十四五”前4年,能源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预计5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 “我国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王宏志介绍,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 这5年,能源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东部地区用能中,有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居民用能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深化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带动农网完成投资超过8000亿元。 “‘十四五’是能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加快。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完成六期发行,累计规模9960亿元,发行进度达76.6%;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31497.6亿元,超过去年同期发行规模。 专家认为,随着各级财政部门加快债券发行使用,相关资金持续落地,将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增量政策有望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途将持续扩围。 发行使用提速 2025年,我国计划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领域。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完成六期发行,累计规模9960亿元,发行进度达76.6%。财政部发行安排显示,9月和10月均有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对于设备更新,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对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此前表示,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2025年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7:31 66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我国风光发电年度新增装机进入了“亿千瓦级”规模;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能源消费“逐绿前行”,王宏志介绍,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实现了高质量跃升发展。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发展速度更快、电量占比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7:00 63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意见》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从加强工作整体统筹、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等五方面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实: 在加强工作整体统筹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强化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细化落实举措,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浮于表面等问题。 在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各行业应用潜力、成熟度、带动作用等因素,进一步选择价值变量大的应用场景,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并动态滚动更新,实现长期和短期、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在营造良好应用环境方面,将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应用规范、伦理规则,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应用试错容错管理制度,推动重点场景“敢开放”“真开放”。 在促进产业生态发展方面,将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大力发展智能原生技术、产品和服务体系,培育智能原生企业。 在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方面,将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影响的研判评估和应对工作,增强就业创造效应,减缓就业替代效应。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带来的相关安全风险挑战。 另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7:00 61
今年是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举办第二十五届的重要节点。商务部和福建省相关负责人8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本届投洽会的系列亮点:首次发布中国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首次举办对外投资专题发布会、联合国贸发会议首次携手厦门共同举办未来投资大会等。通过转动投洽会的“金钥匙”,中外企业和机构有望开启投资合作之门、互利共赢之门。 本届投洽会将于9月8日至11日在厦门市举办,聚焦“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三大板块,设立了约12万平方米的展区,并将举办70多场投资专题活动和100多场专题路演。 “今年展馆整体布局更优化合理、投资主题更鲜明突出。展览展示将聚焦产业前沿,设置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企业国际合作等展区,打造智能机器人展演区、低空飞行模拟区等互动空间,目前已有140余家相关领域企业确认参展。”福建省副省长王金福在发布会上介绍。 除了展览展示,本届投洽会进一步强化投资促进功能。厦门市副市长林志成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同期举办2025年国际投资论坛和2025年鼓浪屿论坛,以及一系列国际化、专业化的投资促进活动。 联合国贸发会议将携手厦门举办未来投资大会,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将举办专题研讨会,分享国际投资合作先进经验与创新实践。投洽会还将举办国别和省市投资推介、金融资本项目对接交流等活动,主宾国英国、主宾省江苏也将举办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27日 07:00 58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