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4月28日电(余宴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8日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地产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审核制“白名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正式发布,要求进一步强化审核制“白名单”机制的作用 ,通过优化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项目融资效率提升,进一步巩固扩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成效。 审核制“白名单”是房地产项目公司自愿向城市协调机制申报,城市协调机制按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审查推送的项目。 广西要求各地融资协调机制全面梳理在建、已拿地未开工等项目,主动对接有融资需求但未进入“白名单”的房企,指导其按照相关条件标准进行申报,并集中推动一批项目进入清单。房企申报需确保材料真实完整。 针对申报项目,广西各地协调机制将严格审核,不增设额外门槛。对暂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主办银行需书面反馈具体问题,协调机制则需“一项目一方案”制定修复措施,组织多方协同推进。 广西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白名单”项目一视同仁,区分企业总部债务风险与项目开发风险,不得因所有制差异限制融资。同时,需建立“绿色通道”,优化流程,实现“快审快贷”。对于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金融机构应尽快授信,并根据项目实际用款需求提前放款至监管账户,确保资金及时用于建设交付。 为提升政策落地效果,广西各地融资协调机制将加强与商品房预售款、存量房交易资金等监管部门协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28日 23:41 0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为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提出以下若干举措。 一、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一)支持投资建设能源基础设施。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投资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供暖等项目。 (二)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虚拟电厂,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三)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鼓励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参与研究制定能源科技发展重大战略、规划、标准和政策。鼓励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与民营企业协同攻关,实现成果开放共享。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国家科技专项,引导民营企业与国企、其他机构协同创新,针对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支持“沙戈荒”大基地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王梦瑶)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近日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这是中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成果。 “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影响力非常大。”潘慧敏说,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是2023年以来中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是有力彰显了中国绿证在国际社会的权威性、认可度和影响力,将极大提振中国绿证消费的信心;二是RE100成员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将有更大意愿和积极性采购和使用中国绿证,对中国绿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三是中国外贸企业、在华外资企业通过采购中国绿证,将有效增强出口绿色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含绿量”。 她指出,中国已经构建基本完善的绿证制度体系,绿证核发也实现了全覆盖。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一是继续加强与RE100的沟通交流,推动其出台中国绿证采购相关技术指南,更好服务中国企业购买绿证;二是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开展绿证相关交流沟通,加快推动绿证国际互认;三是持续做好绿证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介活动,为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证答疑解难,做好服务。(完)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王梦瑶)中国国家能源局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相关情况。该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 当天,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每年25万吨,中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当前,中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徐继林介绍,中国“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传统产业基础和能源资源禀赋较好,为氢能项目落地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指出,2024年全国氢气产量超3650万吨,“三北”地区占比超50%,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区氢气产量均排名靠前。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其中,已建在建项目超150个,已建成产能约每年12.5万吨,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合计占全国已建成产能近90%。同时,一批典型示范项目建成落地,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新疆库车建成每年2万吨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宁夏宁东碳减排示范区可再生氢顺利并入煤制合成氨装置,逐步贯通可再生氢制取-储运-利用全流程,实现氢能多场景耦合应用。 徐继林说,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积极落实氢能纳入能源管理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氢
4月23日晚,洽洽食品(002557.SZ)同时发布2024年年度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洽洽食品的营业额为71.31亿元,较2023年的68.06亿元增长4.79%;营业利润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12.09%;归母净利润为8.49亿元,同比增长5.82%。 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及净利润均有所下滑。国金证券分析师刘宸倩预计,随着今年前期锁价低位原料逐步释放,洽洽食品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同时,受益于渠道扩张,收入有望企稳修复。 近年来,公司线下重点推进渠道精耕,突破弱势市场,并尝试加大与零食量贩、会员商超合作力度,丰富收入增长来源。加上公司抓住直播电商发展红利,并对海外市场持续深耕。分析认为,随着洽洽食品渠道多元化调整,2025年收入有望继续实现稳步增长。 品类精耕与年轻化 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消费市场持续扩容,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在消费场景不断多元化、零食产品迭代升级、零食渠道拓展(量贩等新兴渠道涌现)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等因素驱动下,休闲食品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 洽洽食品也意识到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持续推动多元化战略的落地。回顾2024年度报告期间,洽洽食品在产品矩阵方面不断努力。 一方面,公司持续关注瓜子和坚果品类发展,以细分创新驱动产品矩阵升级。包括:优化升级“打手系列”
中新网天津4月28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2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渤海油田辽东湾油田群累计生产油气首次突破320万吨,环比同期创历史新高。 图为旅大5-2北油田。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辽东湾油田群位于渤海北部海域,自1992年首座平台投产至今,共有19个在生产油气田。截至目前,该油田群拥有80余座海上平台、3座陆地终端、超1500口开发井,日产油气当量超36000吨,已连续15年年产油气超千万吨,累计生产油气约2.4亿吨,是我国海上油气主力产区。 辽东湾油田群地质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开发难度大。中国海油在该区域先后攻克海上常规稠油油田开采、潜山裂缝油藏开发、中国规模最大海上电力组网、海上油气水处理等一系列开发技术与工程建设难题,创造了中国海上油田第一口水平分支井、第一个天然气回注减排增油项目、第一个油田综合调整项目等多个海洋石油开发领域的“中国第一”。目前,该油田群已成为我国海上“冰区油田”“稠油油田”“水驱油田”开发的主战场。 渤海油田非常规稠油探明地质储量超6亿吨,其中,辽东湾油田群占比约30%,开采价值极大。中国海油科研人员以精准设备研发和精研技术创新为手段开展海上非常规稠油热采开发,首次提出海上特超稠油高温注采一体化技术和多层稠油热采全生命周期高效开发技术,先后实现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旅大5-2
中新网大庆4月28日电 (李梦瑶 高珊)4月26日,伊拉克法哈油田B9作业区现场,泥浆飞溅、钻机轰鸣,大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伊拉克祖拜尔项目部DQ041钻井队施工的FH-52水平井顺利完井。当最后一根钻杆稳稳提出井口,现场工程师们激动地挥舞安全帽——这口水平段长达800米的“硬骨头”井,以提前20.67天的成绩,一举创下四项钻井新纪录。 DQ041井队现场 大庆钻探供图 这可不是一口普通的井。在Mishrif型地层施工,如同在“豆腐脑”里打洞,既要保证井眼稳定,又要实现精准导向。而FH-52井实现了“四个零”的卓越目标:“无井下复杂”“无事故”“无设备延误”“无环境损害”。其中,二开周期2.40天创Mishrif型井新纪录,三开周期9.95天刷新该油田水平井纪录,三开造斜段3.51天创定向井最快纪录……这些数字,每一个都在改写着油田的历史。 如此亮眼的成绩,究竟是如何取得的?顺着钻台往下看,技术创新的“密码”藏在每一处细节里。技术部首创“一段一策”施工方案,就像给每一段地层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国际事业部的专家们对着图纸反复推演,技术专家、设备工程师组成的“护航专班”更是扎根现场,随时解决问题。钻井液池里,“白油+润滑剂”的黄金搭档持续发挥作用,让泥浆含油量始终保持在5%以上;封堵剂与降失水剂默契配合,成功驯服了水平段扭矩大的“拦路虎”。 FH-52井的成功,只
中新网合肥4月28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28日从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获悉,合肥大科学装置已累计形成衍生科技成果200余项,孵化科技型企业近50家。 合肥作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已集中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3个,规划未来大科学城约20平方公里。随着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机制不断健全,已累计形成衍生科技成果200余项,孵化科技型企业近50家,带动聚变能源、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发展,助力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最大增量”。 本次活动上,“低成本高性能氢能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与升级”等5个大科学装置衍生技术项目进行了路演发布,“程式化生物样本智能冻存装置及其产业化”等6个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10余家大科学装置核心企业集中展出20余件涵盖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等多方面的创新成果。(完)
“五一”假期临近,不少地方的旅游市场已经提前“热”了起来。在广西,部分景区已经提前进入旅游旺季,租车自驾游成为不少游客的出行选择。 广西 部分景区提前迎客流 租车预订火热 在广西桂林漓江景区的磨盘山码头,一个俄罗斯旅游团登上“刘三姐”特色主题游船,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让外国游客眼前一亮。 据了解,近一周漓江水上游览接待游客18万人次,环比增加34%。针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客流高峰,漓江景区配置了游船客位超万个,并延长运营时间、优化线上购票流程,保障游客出行需求。 此外,记者走访了广西的租车市场,发现部分城市的租车预订量已超八成,价格也有小幅上调。 某租车平台南宁东站店负责人 赵光铭:南宁作为中心点,再到桂林、柳州、百色、崇左,这些都是上单量比较快的城市。从广西全区来看,预订量会有75%左右,部分城市已经达到了80%。 从预订车型来看,这个假期,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本地消费者青睐租用7座商务车,外地游客对舒适型、SUV以及高端车等车型预订更多。 广东 酒店旅行社订单激增 热门线路供不应求 最近,广东多地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旅行社咨询人数显著增多,热门线路供不应求。 据广东省内旅游数据显示,目前,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潮州古城是省内游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酒店、民宿、客栈预订量大增,部分热门房型已提前售罄。 为应对客流高峰,商家
中新网武汉4月28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28日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湖北从力量建设、空间布局、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创新生态六方面部署举措,系统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提升支点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介绍,将加快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谋划部署一批标志性、建构性、牵引性任务。如,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锻造高水平实验室体系;以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全域创新“金三角”为引擎,打造创新增长极。 冯艳飞表示,将加快支点创新策源攻关突破,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大任务凝练机制,打造“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量子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基金”基金群,构建颠覆性技术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当前,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各项建设任务取得积极进展,“一城一廊”主阵地已基本成型、重大创新平台加快落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能级大幅提升。据介绍,该省将继续推动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转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生命健康、北斗等产业快速发展,塑造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新优势,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在重点产业领域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