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晚开幕,其中百米“飞人”大战成为赛事焦点。人形机器人能在运动赛场上加速奔跑,背后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过去一年间,我国人形机器人从研发制造、到销售出货,各个环节都跑出了“加速度”。 同时,涌进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资本也在增长。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国内与人形机器人有关的项目投融资有96次,金额达265.49亿元。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十分关注机器人概念,相关股票持续上涨。 近两个月,人形机器人板块涨幅超20%。其中,部分个股涨幅明显,自去年9月底至今,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长盛轴承涨幅约为670%,骏创科技涨幅约为416%,上纬新材股价七月份以来飙升了10倍多。中国人形机器人制造商优必选今年港股股价涨幅超60%。 与此同时,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从六月初至今,区间涨幅近13%。 招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李湛:人形机器人板块上涨得益于政府端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端持续的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技术创新。近期,各地发布机器人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给予一定的产业补贴和消费补贴。细分板块如短期估值偏高,可能会有所调整,但长期仍看好板块的整体行情。 一级市场上,不少人形机器人公司也在加快融资及上市步伐。6月银河通用宣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5日 08:31 71
“十四五”时期,我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8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同时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刘烈宏说。 据透露,国家数据局今年还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以此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 与此同时,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去年开始启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包含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布局了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7月底全面完成互联互通。 “预计到今年底,我国数据基础设施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为数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5日 08:01 78
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各不相同,当前多国央行货币政策路径演绎分化格局:或调整步伐,或保持观望,利差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眼下,在经济数据与政治因素的共振下,美联储降息氛围愈渐浓厚,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几近充分定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有关“美国降息,日本加息”的呼吁,更进一步强化了降息预期,促使市场讨论重心从美联储“是否降息”转向“降息多少”。市场分析认为,如若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全球资产有望迎来重新定价。 货币政策调整节奏各异 纵观全球央行利率政策格局,“分化”无疑是核心关键词。例如,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降息的高声疾呼,美联储依旧“按兵不动”,已连续五次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在利率“八连降”后,也暂时停下了脚步。 除了维持观望之外,也有央行继续推进货币宽松。英国央行在8月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这一结果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其投票过程却十分曲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首轮投票时三派分立,未能达成多数意见,最终在第二轮投票中以5比4的微弱优势勉强通过利率决议。 当地时间8月12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6%。这是澳大利亚央行在今年2月采取降息措施后,年内第三次降息。在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的背景下,市场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央行可能延续宽松进程。基于市场定价所隐含的假设,澳大利亚央行预计未来一年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5日 08:01 77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国家医保谈判“灵魂砍价”多年来,“30万元不进,50万元不谈”几乎已经成了隐形门槛,基于保基本的原则,超高价药品想以一个接近医保谈判平均降幅的价格水平被纳入国家医保,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2025年的国谈,正通过商保目录的形式在给“难支付”的天价创新药打开一扇窗。 8月1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的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今年共有534个药品过审(基本目录),创下历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也迎来大爆发,141个申报药物中有121个顺利过审。记者梳理发现,冲刺商保目录的不乏“百万”级别明星抗癌药身影。 5个获批上市产品进入 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是2025年国谈创新之举,国家医保局明确,2025年制定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 这一次,创新药支付的主角变成了商保。从当前通过初审的品种看,商保创新药目录覆盖了大量罕见病用药、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以及高端肿瘤免疫疗法。 其中,多次参加国谈但未成功纳入的“百万”级别的CAR-T品种几乎全员集结——在满足申报条件的6款已经获批上市产品“上榜”了5个,包括复星医药旗下复星凯瑞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合源生物科技的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5日 08:01 92
为一场演出、赛事奔赴一座城,带动多领域、长链条消费需求 【暑期文旅市场观察】文体旅破壁共生,“小票根”成激活市场“金钥匙” 阅读提示 这个暑期,赛事经济与演艺经济持续火热,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在文体旅融合之下,旅游体验从“看一场演出赛事”升级为“解锁多元玩法”,不仅让游客享受到更丰富、更难忘的旅程,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一票难求”“爆满”“为一场演出赛事奔赴一座城”……这个暑期,各类演出赛事轮番登场,这些关键词为演出赛事市场的“高温火热”写下了生动的注解。 暑期消费旺季来临,赛事经济与演艺经济的双轮驱动作用愈发明显,成为拉动文旅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论是万人空巷的体育盛事,还是一票难求的演艺活动,都在汇聚人气、撬动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展现出巨大能量。带动多领域、长链条消费需求的小小票根成为激发文旅市场活力的“金钥匙”。 观演观赛解锁多元玩法 今年上半年,演出在文旅深度融合过程的作用愈加凸显,演出消费呈现多维度的结构变化。 “多个城市都以演出产品为核心,策划并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带动城市深度游。”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举例说道,以成都为例,该市以各大剧院为支点,撬动“演艺+文旅”深度融合。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票根联动、四川大剧院推出“周末剧开心”文旅品牌,东安湖剧院推出“一站式文旅体验”规划,让观众从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5日 07:31 85
2025年08月14日星期四,以下是由亚汇网整理的昨夜今晨中国财经要闻汇总: 国内股市 一、A股方面,沪指涨0.48%报3683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深证成指涨1.76%,创业板指涨3.62%。液冷服务器、证券、CO概念、创新药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开采、银行、港口航运、新疆等板块跌幅居前。 二、港股方
中国财经 书瑶 08月14日 08:40 8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翻开中国经济半年报,新质生产力增势明显。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体现出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激活创新要素的深层逻辑。 近期,多地多部门接连出台举措,从明确创新方向、推动要素流转、深化改革力度等维度全面发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的环境。 锚定产业需求 校准科技创新“坐标系”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前提是让科技创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这种“需求牵引”既体现在企业微观实践中,也蕴含于政府宏观引导里,形成“企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的良性循环。 在企业创新一线,需求导向的技术突破已结出硕果。陕西海斯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发酵车间里,看不见的微生物正在AI算法的精准调控下高效“工作”,产出的天然香兰素纯度与产量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5年7月,该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成为企业以创新响应产业升级需求的生动注脚。 宏观层面的政策引导,则为需求与创新的对接提供了制度保障。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4日 08:02 56
8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202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优化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完善项目申报审核标准,严格做好项目筛选把关,推动重点领域实施设备更新。近期,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住宅老旧电梯、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粮油加工、安全生产、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有关方面持续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严格项目和资金闭环管理,确保中央资金用到实处,更好发挥“两新”政策效能。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4日 07:31 97
中新社昆明8月13日电 (时文枝)暑期的昆明街头,一款淡青色“见手青米布冰淇淋”吸引众多游客排队打卡。“奶味中透着菌子的清香,盖碗茶造型拍照绝美!”四川游客王乐研调侃,“亲测无毒,没见到传说中的‘小人人’。” 云南省拥有约900种野生食用菌,占中国食用菌种类的91%。这些可食用野生菌有着独特的美味,对环境要求也极为苛刻,所以贵为山珍。作家汪曾祺笔下“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的盛景,年年在此上演,引八方来客争相品尝。 2024年7月3日,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售卖的见手青。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食客对野生菌的钟爱不仅催生出菌向导、洗菌工、卖菌主播等新兴职业,更推动云南野生菌产业突破传统餐饮局限。近期,一系列以见手青为核心元素的创新食品正成市场新宠。 见手青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学家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中,是牛肝菌的一种,因菌体切开后瞬间氧化为靛青色而得名。见手青有毒,生食或未煮熟食用易中毒,产生幻觉看见“小人人”,也因此引发无数网友好奇。 8月12日,游客在云南省昆明市一甜品店内打卡拍照见手青米布冰淇淋。 时文枝 摄 “食品安全是产品研发的绝对底线。”云南裕隆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兴权介绍,公司推出的见手青米布冰淇淋使用人工培育的无毒见手青。标志性的靛青色则采用天然海藻粉调制而成,安全美观。 2024年11月,“中菌黄见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3日 14:01 86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记者吴月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带领的智能育种攻关团队将BT(生物技术)+AI(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首次提出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理念。 团队通过基因编辑重新设计作物花型,快速精准创制“机器人友好”的结构型雄性不育系,运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大幅降低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该成果8月11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据悉,结构型雄性不育系创制技术和智能育种机器人相关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目前,智能育种攻关团队正在将“育种—生产—采收—追溯”全产业链进行BT+AI融合,研发机器人育种家“吉儿2.0版”,并将结构型雄性不育系拓展应用于不同作物。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13日 14:01 7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