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分众传媒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分众实现营业收入122.6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5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分众实现营业收入28.58亿元,同比上升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上升9.14%。 业绩稳健增长,释放高质量动能 2024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各行业根据其自身需求,灵活调整广告投放策略。在此推动下,中国广告市场稳定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CTR媒介智讯数据,2024年国内广告市场同比上升1.6%,较上年增幅有所减缓,但整体市场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前行。 从渠道来看,根据中国广告协会《2024年全球及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到约852.2亿元,同比增长约3.86%。户外广告以其高可见性和广泛的曝光触达能力,领跑传统线下广告。其中2024年中国户外视频广告市场规模达约483.2亿元,在整体户外广告中占比约56.7%,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报告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化带来的空间资源开发,以及数字技术赋能的创意升级,国内户外广告市场预计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2029年中国户外视频广告的市场规模有望将达约745.2亿元。 在此背景下,分众传媒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发展潜力。作为“高触达、高关注、高频次、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28日 23:41 0
中新网成都4月28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28日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局)获悉,今年“五一”小长假铁路运输期间(4月29日至5月6日),成都局管内川渝黔三地预计发送旅客1410万人次,同比增加67.2万人次。 图为铁路成都东站。(资料图)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五一”小长假铁路运输期间,成都局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021.5对。其中5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210万人次。 据了解,成都局将通过重联动车组列车、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加挂车辆等方式,在热门区间、热门时段精准投放运力。重联直通动车组90对,主要集中在北京、华东、华南、西安、昆明等热门方向。其中,北上广以及福厦、胶州半岛等方向重联率近80%,节日首尾西安、南宁方向动车全重联,昆明方向动车重联率达85%。同时,加开广西、陕西等热门旅游省份直通临客29对和跨局夜间动车组12对,为旅客提供多样化出行需求。 聚焦成渝高铁、郑渝高铁、川青铁路、成雅铁路、成贵铁路、成灌铁路等热门线路,成都局将通过增开日间动车、延长动车轮次、开行夜间动车组等方式,及时增加管内热门线路运力投放,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根据计划,成都局还将安排管内重联动车组175对、加开管内临客动车组137.5对,加大成都、重庆、贵阳三大中心城市及成都与重庆、绵阳、宜宾、乐山,重庆与万州、永川,贵阳与遵义、六盘水等邻
【东盟专线】广西开拓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中新社南宁4月28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泽楠28日介绍,广西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为重要载体,积极开拓面向东盟的应用场景,正打造中国—东盟微短剧内容平台、中国—东盟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系统等一批人工智能应用。 广西官方当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等重点领域。 其中,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西特色作物全产业链场景,推动农业绿色智能生产,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还将进一步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空间;制造领域的动力装备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场景,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将带动提升广西发动机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和成果示范推广至国内及东盟国家。 广西将东盟国家作为广西发展人工智能的重点方向,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启动建设,成功签约第一批入驻项目40个。广西积极构建“北上广深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产业生态,小语种语料库建设正式启动,中国—东盟法律大模型2.0版本建成投入使用。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赵恩江介绍,截至目前,广西已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7家、智能工厂338家、数字化车间277家。广西将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推进人工智能
中新网西宁4月28日电 (记者 孙睿)28日,“天空很近 乌兰不远”青海乌兰文旅推介会在深圳举办,邀请宾客游“天空之镜”。 图为推介会现场。乌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推介会上,乌兰县委常委、副县长杨珍果介绍,乌兰坐拥茶卡盐湖“天空之镜”、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莫河驼场等独特景观,是集生态旅游、民族风情、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宝藏之地。 乌兰县委书记蒋冬梅表示,此次推介活动旨在学习借鉴深圳发展先进经验、洽谈经贸交流合作,并诚挚邀请广大商界朋友到乌兰观光考察、投资兴业、合作发展。 图为推介会现场签约仪式。乌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现场为6名文旅传播人士授予乌兰“文旅推介官”称号,宣布“万人游乌兰”活动启动。 乌兰县发展改革和工业化信息局副局长李鑫表示,推介会上,乌兰县与相关企业围绕文旅投资、低空经济、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签订了5个投资合作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完)
中新网钦州4月28日电 (王以照 韦璐明)4月28日,平陆运河首扇人字门首节安装,在位于广西钦州市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顺利完成,标志着平陆运河从船闸混凝土浇筑阶段向金属结构安装阶段转变。 人字门是船闸通航建筑物的核心设备,人字门制造与安装是枢纽工程的重要环节。青年枢纽处于特殊咸淡水环境,对金属结构设备防腐有着较高要求,平陆运河建设管理团队从材料与设计上结合耐久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金属结构埋件迎水面部位分别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复合板、双相不锈钢等,并在人字门等金属结构设备上采用重防腐措施,以达到工程耐久性要求;同时充分考虑设备检修维护的可更换性,在底枢蘑菇头底部设置垫座,无需顶门即可实现蘑菇头拆卸,为后续人字门的检修维护提供便利。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人字门安装。王以照 摄 本次安装着力突破传统安装工艺的束缚,提出了严于国家标准和高于行业规范的人字门安装标准和精度控制体系。“我们从人字门的建造到安装都严格控制公差,从目前来看,安装成果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平陆运河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潘剑介绍。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下闸首需安装2套共4扇人字门,每扇分6节进行制造安装,单扇人字门尺寸按照20.2米×2.8米×21.85米巨型钢结构设计,单扇人字门重约645吨。本次安装的首节人字门在湖南岳阳工厂经过160天的精心制造,再通过40个小时、上千公里的长途运输,最终运至青年枢纽
中新社海口4月28日电 (记者 张茜翼 王子谦)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简称“中阿企业家大会”)28日在海南海口开幕。来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千余名政商界代表出席,共话中阿合作新机遇。 4月28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在海口开幕。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作为中阿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以“共建‘五大合作格局’,加速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围绕能源转型、科技创新、文旅融合、金融合作等专题开展深入研讨。 全国政协副主席蒋作君在开幕式上表示,中阿企业家大会创办20年来,为促进中阿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发挥积极作用;希望工商界朋友以本届大会为契机,深入交流合作,为促进中阿合作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阿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中阿“油气+”合作模式深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技术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日益融合。“中国贸促会和全国各地的贸促分会将搭建高质量平台,推动中阿经贸合作取得务实成果。” 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秘书长哈立德·哈纳菲表示,美国滥施关税对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但阿拉伯国家依然坚定与中国站在一起。他说,阿拉伯国家希望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私
中新社金边4月28日电 (记者 杨强)柬埔寨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于当地时间28日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举行奠基仪式。 柬埔寨副首相兼发展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孙占托、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西哈努克省省长蒙西纳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据介绍,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占地面积12公顷,总投资额3200万美元。工厂一期将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项目规划年产能为1万辆。 当地时间4月28日,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举行奠基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兼发展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孙占托(右六)、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左六)出席活动。吴怡 摄 孙占托在致辞中称,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的落地助力柬推动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柬政府将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他表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众多外资企业持续增加在柬埔寨投资,充分体现国际投资者对柬良好营商环境的信心。 汪文斌表示,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是中柬经贸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柬设立的第一个生产项目,对于加快柬埔寨工业化进程、密切中柬产供链合作将发挥有力推动作用,也将为推进中柬“工业发展走廊”建设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蒙西纳感谢比亚迪工厂建设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使西哈努克省更具投资吸引力,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刘亮)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展望后期,多位专家认为,尽管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变乱交织,给中国经济带来挑战,但在风浪面前,中国经济韧性和内在稳定性亦在持续增强。 28日,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和宏观经济研究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经济怎么看”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2025年春季)在北京举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会上指出,一季度中国经济多项关键指标回升势头明显。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增速比去年全年有所提升。同时,在“两新”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经济组合拳下,消费市场数据进一步提振。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看来,一季度中国供需双侧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说明实体经济的内在稳定性持续增强,有了更足的底气与信心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工业企业利润状况映射出经济发展积极态势。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速重回零以上,同比增长0.8%,尤其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6%。 郭丽岩指出,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明显,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有可观增长。她强调,这类高端装备制
中新社拉萨4月28日电 (记者 江飞波 赵朗)据拉萨海关统计,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一季度进出口总值9.0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22.2%,占西藏外贸总值39.3%。其中对尼泊尔进出口5.73亿元、增长12.6%,稳居贸易伙伴首位;对新加坡进出口1.12亿元、增长35倍。 拉萨海关介绍,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情况下,一季度日喀则市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大增长,开局良好。 拉萨海关公布,一季度日喀则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5.59亿元、增长24.1%,机电产品出口2.05亿元、增长16.3%。进口消费品、文化产品分别增长19.2%、17.3%。新能源汽车出口2955辆、增长76.7%,农产品出口1.8万吨、增长10.4%,青稞深加工制品实现规模化出口,更多特色产品走出国门,为西藏自治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活力。 此外,一季度日喀则市各口岸进出口货物5.43万吨,占西藏全区95%,日喀则充分发挥“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海关部门配合地方政府支持指导129家外贸企业拓展市场,助力南亚班列开行,3月郑州至日喀则新能源汽车专列顺利首发。(完)
中新网珠海4月28日电 (记者 邓媛雯)珠港澳三地“跨境电商+航空物流”供需对接会28日下午在珠海举办,现场达成意向订单约20亿元,推动国内优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珠海落地集聚。 珠港澳三地“跨境电商+航空物流”供需对接会现场。李嘉伦 摄 当天,港澳国际机场、物流行业协会及航空货代企业代表,以及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速卖通、菜鸟、圆通、UPS等一批国内外跨境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和货源方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空陆联运+数字贸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新机遇,并开展业务推介和供需精准对接,奏响珠海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 珠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川表示,珠港澳三地正以大桥为纽带,推动“跨境电商+航空物流”向纵深发展,三地机场“三位一体”,构建起覆盖全球的航空物流“黄金三角”,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珠海市利用香港机管局入股珠海机场契机,不断深化珠港机场航空货运合作;主动对接澳门机场专营公司,推动更多珠澳机场航空货运资源共享;大力发展“经珠港飞”“经珠澳飞”货运模式,建立完善珠港澳机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自2018年获批成为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珠海跨境电商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出口规模6年增长194倍。2024年,珠海跨境电商进出口330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居珠三角九市第一。依托横琴粤澳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