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这场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对过去十年发展的总结,更是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关键之年的重要契机。北京商报记者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大会规模盛大、亮点纷呈。将有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踊跃参展,带来多达1500余件展品,参展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25%,充分彰显了大会的强大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将有100余款新品在大会上首发亮相,数量是去年的近2倍。 200余家机器人企业将参展 “让想看门道的能看到门道,想看热闹的能体验到热闹。”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陈英在发布会上透露,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中,观众既能在创新馆观摩大载重工业机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也能在应用馆见证人形机器人化身“打工人”,娴熟叠衣、分拣、搬运;还可以在技术馆一探核心零部件集群揭示的机器人“底层密码”。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今年全新打造的会客厅将首次作为大会场馆投入使用。会议中心将举办大会开闭幕式、主论坛、同期活动。现场将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将参展。 此外,大会还精心策划了多条主题参观路线,方便不同人群按图索骥,精准锁定兴趣点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62
中新网8月4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8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395元,上调101个基点。 图片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40
中新网8月4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7月下旬与7月中旬相比,36种产品价格上涨,8种下降,6种持平。 国家统计局网站截图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54
中新网8月4日电 2025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5448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截图自央行网站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56
原标题:推动城市低效土地再开发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要完成好这一任务,推动城市低效土地再开发十分紧迫、非常必要。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一方面,过去几十年,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1%提高至2024年的67%。按照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至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增速逐步放缓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土地作为重要的要素资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的来看,建设用地的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总体适应。不可否认,城市“摊大饼”式的快速扩张难以为继,必须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建设用地总量为6.13亿亩,较10年前第二次国土调查时增加了1.28亿亩,其中城镇用地总规模达到1.55亿亩。一些地方存在大量低效土地,盘活利用潜力较大。例如,一些城市的城中村和老旧厂区,普遍存在存量建设用地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等问题。有的城中村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有的产业用地容积率较低,投入和产出水平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城市低效土地再开发成为当务之急。推动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42
中新经纬8月4日电 周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上证指数跌0.36%,报3547.16点;深证成指跌0.53%,报10932.62点;创业板指跌0.66%,报2307.37点。 来源:同花顺iFinD 盘面上,行业板块中,贵金属、影视院线、中药、燃气等板块领涨,软件开发、油气开采及服务、通信设备、通信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贵金属板块开盘走高,西部黄金涨超3%,赤峰黄金涨超2%。 概念板块中。金属铅、黄金概念、培育钻石等板块涨幅居前,ERP概念、财税数字化、智谱AI等板块领跌。 截至8月1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98万亿元。当日融资余额为1.9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下降了47.53亿元;当日融券余额为135.83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下降了2.16亿元。 个股方面,集合竞价期间涨停股部分如下:奇正藏药(10.00%)、环球印务(10.04%)、胜通能源(10.01%)、倍加洁(10.01%)。 跌停股部分如下:大连友谊(-9.97%)。 华泰证券分析称,上周后半周在美元指数、政策预期的扰动下,市场缩量调整,但考虑到目前赚钱效应已回调至7月中旬位置、市场抛压相对可控,短期A股或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局部热点活跃或为基准情形。 招商证券提到,展望8月,市场可能会呈现指数在8月中上旬呈现震荡的格局,在8月中下旬重新回归此前的上行趋势,并可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34
债券市场迎来新动作。8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一直以来,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均免征相关税费,而今政策调整,也为债券市场带来新变化。7月以来,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大,有分析人士指出,本次调整短期将推动利率下行,并导致新老债券定价差异,长期看对利率债偏利空,同时税收成本拉平后信用利差也将趋于收窄。 避免资金过度沉淀 根据《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前述金融债券是指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并由金融机构持有的有价证券。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自国债发行初期,国债利息收入便免征营业税。2016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根据相关方案,政府债券属于金融商品范畴,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规定也被沿用至今。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前国债、地
原标题:中国经济“新意”浓浓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引人瞩目: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自2018年我国首次正式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以来,这一数值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其占GDP的比重也逐年增加。 在笔者看来,“三新”经济增加值持续攀升的背后,是各地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新动能加速积聚,使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 以新业态为例,在“互联网+”的持续渗透下,各种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比如,网络购物作为新兴消费业态的典型代表,发展势头迅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 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进步。快递业便是典型例证,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35天。这一组组数据,不仅彰显了快递业在促进消费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41
原标题:从新兴产业成用电主力军看电力供需新逻辑 证券日报 李春莲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用电量增速看,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了较强的市场韧性。 笔者认为,除气温因素外,用电量数字变化的背后,也隐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新趋势。从用电结构来看,新兴产业用电量延续增长势头,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新质生产力的推进。 其一,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7月30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新兴产业对用电负荷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在国家“两新”“两重”等政策加力扩围下,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相关产业用电量增速迅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热门赛道拉动相关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6月份,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4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13.0%。 当前,我国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期。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不仅整车制造规模不断扩大,其上下游产业链如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等也蓬勃发展。每个环节均需要大量电力支持,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用电量大幅上升。 其二,新兴产业崛起
原标题:上半年规上互联网企业收入近万亿元 本报北京8月3日讯(记者赖奇春)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加快增长,利润总额降幅持续加大,研发经费稳定增长。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9613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前5个月提升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43.2亿元,同比下降8.3%,降幅较前5个月扩大6.1个百分点。 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收入增速领先,西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放缓。上半年,东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8633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89.8%。中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80.4亿元,同比下降30%。西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2.7%。东北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9.3亿元,同比下降18.8%。 京津冀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势。上半年,京津冀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310亿元,同比增长7.4%,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4.4%。长三角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128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2.5%。 超三成地区互联网业务增速实现正增长。上半年,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贵州共完成业务收入810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扣除跨地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的84.3%。全国互联网业
中国财经 小亚 08月04日 12:07 55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