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万亿美债:日本手中的王牌 还是不能轻动的棋子?
文 / 克拉克
2025-05-09 08:34:30
来源:亚汇网
美债角色正在悄然转变
长期以来,日本持有美债一直被视为双赢安排:日本通过投资美国国债确保外汇储备的稳健收益,美国则依赖这种持续的外资需求维持低利率环境。然而,随着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升温,以及特朗普政府对盟友强硬政策的回归,这种关系开始显露出更复杂的战略意义。
过去几个月,日本成为美方贸易施压的对象之一。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尤其是对汽车行业的打击,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强烈担忧: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日元持续贬值,市场信心动摇。
面对压力,日本财政大臣加藤胜信上周在一场全球直播中罕见表态:日本持有的美债可被视作与华盛顿谈判的筹码。虽然他在事后对此言论做出澄清,但并没有打消市场对于这一威胁的关注。长期以来,日本一直避免将债券持有与政治博弈挂钩,如今却被迫重新审视自己手中的牌。
虽然抛售美债通常被称为“核选项”,因其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但这一威胁的提出,足以表明局势的紧张程度。对美国而言,美债被大量抛售意味着利率飙升、金融动荡;而对日本而言,这可能引发日元快速升值,冲击出口经济。
广场协议的阴影仍在
这种局势,让人不禁联想起1985年的《广场协议》。当时,在美方施压下,日本被迫同意协同干预汇市,推动日元升值,以缩小美日贸易逆差。短期内美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长期来看却深刻改变了日本经济轨迹——出口受挫、泡沫破裂、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
今天的日本显然更谨慎。尽管特朗普再次提出贸易施压,日本政府在权衡如何回应。它明白,过度让步的代价可能是又一次经济失衡,但激进反击也可能适得其反。
日本的另一个武器
除了美债,日本还有另一项长期部署的武器——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压低长期利率,意图刺激经济、控制债务成本。但这也带来副作用:资本外流、日元贬值。
2022年末和2024年,日本罕见地出手干预汇市,以防止日元过度贬值并抑制输入性通胀。这些行动反映出一个现实:即便在不借助美债作为直接武器的前提下,日本仍有能力调整汇率、稳定经济,以应对外部压力。
美债背后的地缘棋局
日本持有的美债不仅是金融工具,更处于中美博弈的交汇点。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日本在技术脱钩和贸易限制方面被华盛顿期待站队,但另一方面,中国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使得东京在对华经济依赖与对美战略同盟之间不断拉扯。在这一背景下,美债成为日本可控的一项“平衡装置”——既可用于安抚华盛顿,也可用于向外界释放战略独立信号。
日本的现实选择
尽管理论上拥有杠杆,但日本真正动用美债的可能性极低。一方面,国内经济脆弱,抛售美债可能引发日元升值,进一步打击出口。另一方面,日本的养老金、保险机构等投资者依赖美债稳定回报,贸然调整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日本更可能将美债作为象征性的外交牌,而非实际引爆的武器。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加藤胜信先抛出威胁,再予以否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