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数据继续回落,但进出口贸易维持低迷状态,对澳元短线影响有限。日内澳联储发布会议纪要,鸽派言论再度浮现,对澳元汇价构成压力。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特别是中国等澳洲主要贸易对象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令澳联储对强势澳元保持高度警惕。澳洲经济在上半年表现基本稳定,但随着美元逐步复苏,大宗商品市场强势遭到削弱,对澳元强势形成打压。美国非农后市场消息平淡,澳元展开窄幅震荡,若澳联储宽松预期继续升温,势必对澳元后市构成进一步打压,加上美国经济出现回暖,澳元中长线极有可能再度逼近平价。
市场消息平淡,外部因素影响逐步被市场消化,澳联储会议纪要被过度解读,对澳元短线构成打压。澳洲联储(RBA)周二(10月16日)公布的会议纪要称,政策略微更加宽松以支持需求是恰当的,因为矿业投资出现回落,且全球经济前景更加黯淡意味着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增长将会在2012年年底时低于预期。会议纪要指出,之前降息措施的效果还未完全显现,现在尚无法判断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全部影响。由于美国和日本央行先后推出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澳联储降息预期重新抬头,对澳元中长线走势蒙上阴影。
澳联储政策调整尚未成型,预期此前就已经承载,本次会议纪要的另一关键点是对澳洲经济前景的解读。澳洲联储针对海外形势表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及亚洲经济减速幅度高于预期。纪要指出,资源领域商业资本支出意愿出现明显下降,最近数月劳动力市场似乎已经放缓,建筑业尤为疲弱;矿业以外投资仍然疲软,住房建筑回暖或能起到部分拉动作用。预计家庭消费将随同收入增加,公共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综合来看,澳洲经济的相对优势将逐步消失,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不容忽视,年内澳元可能维持相对稳定,但随后将继续面临回调风险。
中国最新发布的CPI数据表明该国通胀压力继续缓和,9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年率上升2.5%,非食品价格年率上升1.76%,9月CPI月率上升0.3%。此外,中国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年率下降3.6%,同样符合预期。但从中国央行近期表现来看,尚无大幅调整信号,但政府仍在为经济软着陆做出各项积极准备。中国统计局将于周四公布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及9月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据媒体调查,中国三季度GFD增速将降至7.4%,为连续第七个季度放缓。GDP数据对澳元的影响将更为直接,届时澳元将承压加剧跌幅。
周初美国经济数据主导市场,美国9月零售销售月率上升1.1%,远超预期的上升0.8%,前值修正为上升1.2%,初值走高0.9%。美国8月份商业库存月率增长0.6%,至1.602万亿美元,预期为增长0.5%。而此前发布的美国9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1.1%,高于上升0.7%的预期,8月PPI月率上升1.7%。美国经济数据整体表现偏强势,但经济仍存在各种隐患,高失业率和不断升高的通胀风险都将对美国经济前景造成负面影响,数据提振风险偏好,但难以延续澳元反弹。
澳元兑美元小时图
技术面上,澳元兑美元反弹走升收回此前跌幅,汇价最高触及1.026水平,未能突破1.03关口,基本面偏空和技术面回调双重压力之下,整体走势依然偏于下行。澳洲经济数据表现平淡,但澳联储意外释放宽松,构成澳元短线利空,并加剧未来澳元回调预期。美国经济状况虽然出现改善,但与澳洲关系密切的中国三季度GDP可能继续回调,构成澳元回调压力,未来汇价继续看空。小时图上,澳元兑美元震荡反弹1.0268水平,日内汇价料难取得突破,上方阻力依然在1.03关口,下方阻力暂时处于震荡区间下限1.015水平,谨慎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