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峰会在最为迫切的问题上未能取得落实市场期待,汇市主要货币依然维持调整格局,短期走向不明确。本周各国央行政策动向和经济数据表现在峰会之后成为投资操作的重要参考。虽然各国央行政策在大方向上基本明确,但随着经济局面的变化,短期调整的概率不断升高。其中,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美联储和澳洲联储均倾向于宽松刺激经济,而加拿大央行则可能在近期出现加息操作。由于缺乏重要消息和数据指引,主要货币面临重新择向。
欧盟峰会成果平淡,被市场一笔带过。虽然峰会在银行和财政改革等长期计划问题上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回避了市场关注的希腊和西班牙援助问题。西班牙国内对援助依然保持较强烈的抵制情绪,但市场乐观情绪动摇将导致欧元区资本继续外流,加剧西班牙困境,成为风险货币未来走势的重要隐患。
央行政策调整可能性一直存在,其中日本央行和因果央行降息预期已经提前影响市场。
日本最新贸易数据显示,2012年4-9月贸易收支为逆差3.219万亿日元,创下1979年编撰数据以来新高。9月逆差5586亿日元,对中国整体出口额同比下滑10.3%,进口额则同比增长4.1%。
市场分析认为,日本年度贸易逆差创急挫,与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密不可分。其中年内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国等日本主要贸易对象经济放缓和欧债危机等因素负面影响之下,日本经济再度陷入低迷,同时也加大日本央行祭出新一轮刺激措施的压力。
适逢经济财政大臣前原诚司加大施压日本央行,表示日本需要增加货币宽松政策,以振兴经济。分析指出,海外需求持续下滑,加上日元走强,逐渐损及出口。出口不振可能成为促使日本政府与日央行增加措施救经济的另一原因。
英国统计局(ONS)将于本周四公布英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数据。英国二季度经济季率衰退0.4%,若三季度数据显示经济依旧面临衰退风险,将骤然引爆市场对英国央行将在年内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的预期。
而英国最新CPI数据继续下行,宽松预期出现跃进。英国央行(BOE)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全票通过维持当前货币政策不变。但有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上周五表示,英国央行需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胀并刺激经济增长。迈尔斯称,实体经济中闲置产能过大,维持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目前3750亿英镑的量化宽松(QE)政策并未导致通胀压力上升。
美联储连续性QE3令非美货币维持相对强势,但若其他各国央行同样祭出宽松,非美货币势必将作出调整。日本和英国央行宽松预期虽然有弛缓之分,但对日元和英镑资产价格构成打压,形成近期看空氛围,限制日元英镑反弹。
美联储宽松先行一步,加拿大央行则是一枝独秀。在各国央行争相降息刺激经济的情况下,该国央行可能适当向上调整利率。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周五(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9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创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因客运成本涨幅下滑。此外,9月CPI涨幅亦低于预期,因汽车及食品价格下降抵消了石油及电力的成本上涨。
本周,美联储政策预期仍是影响市场交投的重要因素,但美国经济数据表现的影响则更加直接。美元将逐步实现小幅回升,但短线方向仍不明确。预计美联储短期内不会继续扩大宽松,美元有望实现反弹企稳。(亚汇网:尚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