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克兰拟将本币与欧元挂钩,加速 “去美元化” 进程
乌克兰央行行长安德烈}39;皮什尼宣布,正研究将格里夫纳与欧元挂钩,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此举旨在配合乌克兰 “入欧” 进程,目前其对欧贸易占比已突破 65%,且欧盟援助资金占比超美国。分析认为,尽管美元仍占全球外汇交易 40% 以上份额,但乌克兰的转向可能引发其他新兴市场效仿,推动区域货币联盟强化。不过,其经济总量仅占全球 0.2%,实际影响有限,更多是象征意义。
二、德国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欧洲再武装引发债务担忧
德国宣布从 2025 年起每年国防开支超过 600 亿欧元,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此举虽强化欧洲防务自主性,但可能加剧南欧高债务国家(如意大利、希腊)的财政压力。高盛警告,若德国持续扩大支出,可能导致欧元区利率上升,触发新一轮欧债危机。数据显示,意大利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消息公布后跳升 8 个基点至 4.2%,反映市场对债务风险的担忧。
三、宁德时代港股 IPO 获批,成近四年港股最大融资
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募资 50 亿美元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预计成为 2021 年快手上市以来港股最大 IPO。公司 2024 年营收 3620 亿元,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超 30%,客户涵盖宝马、奔驰、特斯拉等头部车企。此次上市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同时缓解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冲击。
四、印巴冲突升级,地缘风险外溢冲击大宗商品市场
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巴方击落 3 架印军战机,双方边境交火致 31 人死亡。冲突导致印度河航运中断,影响南亚 15% 的天然气中转和 40% 的全球大米出口,国际米价单日上涨 5.2% 至 610 美元 / 吨。布伦特原油因霍尔木兹海峡风险溢价升至 89.5 美元 / 桶,避险资金推动黄金突破 2350 美元 / 盎司。
五、捷克央行降息 25 个基点,货币政策转向谨慎
捷克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 3.5%,为 2023 年以来第四次降息,但强调因服务业通胀顽固(同比 3.8%)和工资上涨压力,未来可能暂停宽松。此举与欧盟多数国家货币政策分化,欧元兑捷克克朗短线升值 0.3%,但市场预期欧洲央行或于 6 月跟进降息。
六、百济神州首季净利润超预期,生物医药板块获提振
百济神州公布 2025 年 Q1 净利润 9450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 57 亿元,同比增长 42%。公司计划将欧洲市场推广费用增加 30%,以应对强生、艾伯维的竞争。受此推动,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NBI)上涨 1.2%,中国生物医药 ETF(CBiotech)涨幅超 2%。
七、胡塞武装与美国达成停火协议,红海航运风险缓解
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暂停对红海商船的袭击,布伦特原油应声下跌 2.1% 至 86.7 美元 / 桶。但协议未涉及以色列目标,航运公司仍维持绕行好望角的航线,导致亚欧海运成本较冲突前高 35%。市场担忧若冲突重启,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二次冲击。
八、彪马 Q1 营收增长 2.4%,运动服饰行业韧性凸显
彪马 2025 财年 Q1 全球营收达 20.76 亿欧元,鞋类业务增长 2.4%,直营渠道收入同比提升 12%。公司计划在欧洲新增 50 家门店,并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受业绩提振,其股价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上涨 3.7%,带动运动服饰板块 ETF(XLY)上涨 1.5%。
(亚汇网编辑: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