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弄清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是几个国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样的)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或该地区货币的供应和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可分成不改变货币政策和改变现有政策两种。
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句话说,就是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现在日本央行要干预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央行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央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同时在国内的债券市场卖出或买入债券,从而使汇率变化而利率不变化。
例如,在2001年下半年日本政府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使日元汇率下跌。那么它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卖日元,由于大量的买美元,美元成为日本央行的储备货币。而在央行以外,造成日元的流通增加,使日元的供应量加大,而日本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可能就要适当的下调利率。
在当前情况下,日元的利率几乎为零,可以下调的机会很小,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央行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抛售债券,使日元储备增加,市场上流通的日元减少。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否则就无效。所以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成功概率这几年较小。
中央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发表声明,来进行口头干预,以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这成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央行这样做是要警告外汇市场,它的货币政策可能要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