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投资人在微博公开“吐槽”百亿级私募的消息,在业内传开。
据悉,该投资人本打算在1月底赎回其持有的汉和资本66期产品,但是意外发现赎回需要提前25个工作日进行预约,因此错过了1月份的产品赎回开放日,于是公开抱怨汉和资本修改赎回规则却不通知持有人。
对此,汉和资本回应称,公司从未修改过产品要素,且已在风险揭示书中作出赎回预约时间的提示。为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公司旗下产品设计较为特殊,设置了零管理费、中长封闭期以及较长赎回预约期等。
近年来,为了引导长期投资,多家私募在产品设计上有所探索,比如设置超长封闭期、净值1元以下免管理费等。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引导长期投资的初衷固然值得点赞,但私募也需警惕零管理费导致的机构生存压力,并及时调整可能给投资人带来伤害的产品发行、设计要素。
投资人公开“吐槽”引关注
1月9日,汉和资本投资人在微博上表示:“今年1月底是我持有三年期产品封闭期结束的日子,但汉和资本突然修改规则,要求提前25个工作日预约赎回,如今错过了1月份的开放日。”
对此,汉和资本回应称,公司从未修改过产品要素,而且为了提醒客户注意公司产品要素的不同之处,专门在产品购买时客户需签署的风险揭示书中,作出了预约赎回时间的提示。
1月10日,该投资人在一位财经大V的微博下也留言称:“的确没看到产品说明,只是去年底听投资顾问说1月份预约赎回即可。”
沪上一位私募市场人士透露:“由于内容较长,大多数投资人不会仔细、完整地查看基金合同,从而漏看一些赎回、申购等细节。后续投资人在签订基金合同时,需更加谨慎仔细,不同机构在申购、赎回、锁定期、封闭期、认购费率、管理费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产品设计较为特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投资人抱怨汉和资本修改规则属于误会,但长达25个工作日的赎回预约时间确实在行业中较为罕见。
汉和资本表示,预约赎回时间设置较长有助于管理人提前规划交易,减少因赎回给市场带来的短期卖压冲击。
据悉,汉和资本是国内较早推出三年封闭期私募基金的管理人,2020年汉和资本还宣布接受更长期锁定期产品的申购预约,产品锁定期限为6年。为了提高中长封闭期产品的吸引力,汉和资本旗下多只产品固定管理费设为0。汉和资本表示,公司产品设计较为特殊,但本质均是为了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尽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企业责任。
近年来,为了引导长期投资,包括汉和资本在内的诸多私募在产品设计上进行让利、创新。
比如,2020年9月,格雷资产宣布推出锁定期长达15年的产品,久阳润泉资本则在2022年7月备案了名为“润泉价值10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设置10年锁定期。
星石投资则对旗下产品设置“软锁定期”,即投资者在3年内赎回产品需正常支付赎回费,但若持有3年以上就可免交赎回费用,并采取“年化单利10%”的浮动费用计提基准,即只对年化收益率高于10%的部分计提业绩报酬。景林资产和源乐晟资产也对封闭期产品进行让利,投资人在锁定期内只对年化收益高于5%的部分支付业绩报酬。
除了在业绩报酬上让利,部分私募还降低管理费率,避免投资人低位赎回。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市场震荡调整,东方港湾、敦和资管、赫富投资、正心谷等百亿级私募降低或取消部分产品的管理费。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表示,通过产品设计引导投资人长期投资,有助于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问题,降低投资者“亏着钱走”的概率,一定程度上保护投资人利益。
引导长期投资任重道远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坦言,私募引导投资人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沪上一位私募人士指出,预约时间过长对投资人有两方面不便,一是短期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很多投资人赎回目的在于止盈或止损,过长预约时间使得投资人难以预估产品收益,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其次,降费的行为容易在市场调整中引发机构的生存危机。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汉和资本旗下多只产品单位净值跌至0.8元以下,这意味着,设置零固定管理费的产品不能创造收入。2022年承诺旗下产品净值1元以下免收管理费的东方港湾亦是如此,如今旗下多只产品单位净值低于0.7元。
北京某百亿级私募人士坦言:“私募的收入主要是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其中业绩报酬是在产品获得正收益后提取的收益,而管理费收取比例一般是管理规模的2%。产品亏损后,私募无法提取业绩报酬,管理费便成了市场调整阶段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降费过度,可能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因此,私募需要在不降低投研水平的基础上,以恰当方式优化持有体验,引导长期投资。”
最后,从公开资料可见,2020年诸多私募探索发行中长封闭期私募产品,但如今效果不佳,发行时点是重要原因。
某基金人士认为:“中长封闭期产品设置的初衷在于避免投资者追涨杀跌,同时让基金经理更好地进行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但如果净值波动过大,投资人体验会比较差,很难形成长期投资的习惯。因此,若想更有效地引导投资人长期持有,私募管理人更加注重发行产品的时点,并做好风险控制,降低波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