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光伏多晶硅行业专家交流纪要

文 / 小亚 2025-05-08 23:01:30 来源:亚汇网

来源:股市调研
概要
1、多晶硅市场价格情况
现货价格:近期多晶硅价格波动不大,五一假期及节后两三天市场成交较弱。节前大厂对下游报价多在37左右,个别低至36出头,五一期间及节后市场无真实成交。头部企业与拉晶厂存在价格博弈,头部企业偏向36-37出货,拉晶厂想在35-36拿货。N型复投价格约37,混包料价格在36-37。
期货交割品价格:期货交割品为N型致密料,参考价格在37左右,部分厂家报价可能跌破37,但36以下较少;替代交割品为P型致密料,价格在34出头。混包料价格相比N型复投料降1元左右。
价格走势预期:硅料企业对三季度需求端不看好,但期望价格尽早触底,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借助四季度需求小高峰及抄底行为使价格回暖。目前判断价格是否到底部为时尚早,需结合硅片、电池组件等下游价格判断。
2、多晶硅产量与库存
产量:4-5月多晶硅产量环比下降,4月国内实际产量约9.6万吨,5月预计在9.3-9.4万吨。某头部企业多个基地环比减产10%-20%,两家二三线企业停产检修,同时有一家三线企业5万吨新增产能5月释放一定量,一家偏头部企业10万吨新产能,但5月能否批量还原不确定。
库存:截止4月30号,库存约25万多吨,五一期间签单少,但四月中下旬部分签单在五一发货,库存比五一前有所上升,刚到26万吨左右,上升幅度约小几千吨。
3、产业链排产情况
硅片:五月份环比下降不到10%,下降3-4GW左右,原本约60GW,现降至五十多GW。
电池:几乎没有下降,维持在60左右,可能略少至59。
组件:下降10%左右,降至50GW出头。
4、多晶硅交割品相关
交割品标准与价格差:交割品为N型致密复投小料,替代交割品包括A型混包料、P型致密料、P型菜花料等,替代交割品单吨贴水12000。
市场量与生产:市场上满足交割品要求的产品有一定量,大概在万吨级别(小几万吨),并非所有产能都能生产交割品,部分产能需单独调试,能生产交割品的产能规模若算上停工加倍检修的有小几十万吨。
下游接受情况:下游交易以混包料为主,交割品下游不是不用,而是用不起。若价格合适,交割品还是会有人要。
5、生产成本相关
交割品成本:相比综合生产,单千克交割品成本比普通打包料高3块左右,主要因生产交割品电耗增加。常规生产综合电耗在45-48度,完全生产交割品电耗要到53度左右,按三毛电价算,成本增加2.1块,加上其他损耗,单千克成本高3块达到三十出头没问题。
硅料企业成本与盈利:从完全成本看,当前价格下硅料企业无人盈利;现金成本方面,因工业硅价格低,部分企业能保住;若加上折旧(如加5块钱折旧),从生产成本看没多少企业能保住。
6、混包料相关
交易与配比:混包料是市场主流交易标准,由初复企业按一定比例混装,不同厂家配比不同,N型混料大概占产业产能的百分之六七十。下游需求比例会随市场行情变化,如硅片行情好时,P型投放比例相对较高,近期产业链行情差,P型致密料投料比例降至百分之四五十。
价格与套利:不同质量混包料价格有差异,整体与N型复投料价差不大。从期货交割角度,几家品牌混包情况较稳定,套利空间不大。
7、颗粒硅情况
接受度与投放比例:颗粒硅接受度较好,从历史数据看,其投放比例一直在增加,在某些厂家混料比例达到二三十没问题,甚至可能更高,但因产品特殊性,具体比例受硅片质量和氢气危险性等因素限制。
Q&A
Q:下游真实成交以混包料为主,期货标准交割品和替代交割品分别对应哪种报价,价格大概是多少?
A:期货标准交割品是N型致密料,其要求的致密度和块径基本可达到复投料标准,市场参考价格之前在37左右,部分厂家报价可能跌破37,但36以下较少;替代交割品是P型致密料,价格在34出头。市场上拉晶厂主流成交是N型致密料或混包料,高频交易的混包料多是质量较好的,N型致密料和混包料相比复投料价格大概降1元左右。N型复投价格在37,部分有报37多,混包料价格在36-37,部分大厂节后主流成交的混包,头部企业倾向36多或37出货,拉晶厂想在35-36拿货,存在价格博弈。
Q:在期货价格跌到35000甚至以下的情况下,硅片厂商的接货意愿如何?
A:硅片厂受制于交易规则等因素,且在买涨不买跌心态下,加上硅片整体价格有波动,不太敢买货,导致成交较少。不过以35的盘面价格,从五一期间硅片成交价格来看,拉晶厂自己买料回去配,成本是比较合适的,但涉及六月交割问题,不是即期现货。
Q:龙头公司年报里写的某工厂现金成本21000左右是不是综合产成品成本,交割品生产成本比平均成本大概高多少,行业龙头公司现金成本大概是多少?
A:公司公布的产量等数据是以正常生产节奏生产,涵盖各种料。若单个产线生产交割品,要提高纯度达到标准,还原时间需加长,电耗会增加。常规生产综合电耗在45-48度,完全生产交割品电耗要到53度甚至更高,电耗高六七度,按三毛电价折算成本要加2.1元,再加上单位损耗、硅耗、工业硅硅粉质量要求更高等因素,单千克成本比起综合生产高个三块达到三十出头是没问题的。
Q:最近硅业分会报价整体中枢下降较多,还是之前硅业分会N型致密料的价格中枢比实际报价要高一些?
A:这个事情最早可追溯到3月底,当时有部分企业搞促销,促销价格在40出头。4月中旬左右,电池和硅片价格相继崩塌,之后市场上40以上基本没有成交。节前,在市场上交易40以上肯定成交不了。
Q:什么时候可以用替代交割品,使用替代交割品是否涉及补偿?
A:使用替代交割品有贴水规定,单吨贴水12000。
Q:持仓到6月必须有法人资格的规定,对期货回归现货价格的时间有什么影响?
A:暂时不能在盘面价格、回归以及逼仓等方面给出建议,更多会聊现货或交割品标准的问题。
Q:整个光伏产业链五月份排产整体的环比幅度情况如何?
A:硅片环比下降不到10%,下降3-4GW左右,从原本约60GW降到五十多GW;电池几乎没有下降,基本维持在60GW左右,可能少到59GW;组件下降10%,降到50GW出头。
Q:市场上满足交割品要求的产品大概有多少体量?
A:不太能说具体数字,了解到还是会有一些。后面又提到了解到有万吨的量,应该是小几万吨。
Q:如何看待头部公司不参加交割环节去库以及溢价交割品?
A:就今天的价格而言,个人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抛盘面太不合适,现在价格有点低。
Q:下游硅片厂商是否有接单意愿,是在盘面上接还是现货接?
A:没听说过在盘面上接的情况。现货市场成交陷入停滞,大家整体处于观望状态,且拉晶厂手头有一些库存,不太具备大量采购的潜力。
Q:单方报价和期货价格倒挂,期货交割品品质更高但价格比现货价低,如何理解这种情况?
A:可能有一些空头因素,或者由于现在基本面情况,大家听到的消息背离,导致原先打算做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现在现货价格没有成交,甚至可以认为没有什么参考性,且比起节前价格还没到那个程度。
Q:能生产多晶硅交割品的产线规模大概在什么水平?
A:如果算上停工、加倍检修的,小几十万吨是有的。
Q:交割品是否要专线生产,是否所有产能都能生产?
A:不是所有的产能都能完整生产交割品,因为其要求的致密率很高,各家需要进行调试。
Q:交割品的成本是多少?是比打包料成本高三块钱吗?
A:交割品成本主要是电耗比打包料高一些,大概高三块钱。若算完全成本,交割品成本四十出头;若算现金成本,三十出头,到不了四十。
Q:硅料企业对盘面和现货市场的参与情况及态度如何?
A:硅料企业总体有参与盘面,但主要精力集中在现货市场。三月底时,硅料企业非常看弱三季度市场,但没想到价格会在4、5月崩得这么彻底。现在企业心态有变化,虽仍不看好三季度需求端,但想着尽快让价格触底,低位运行一段时间,等四季度需求小高峰时价格能提前回暖。目前已有产能减产,也有原计划复产的产能可能推迟复工,但今年完全不开工的可能性不大。
Q:在当前低价情况下,产能开工是否会亏钱?
A:这要看评判标准。从完全成本看,当前价格下没人能盈利;从现金成本看,因工业硅价格较低,部分企业能保住成本;若算生产成本(加上折旧),没多少企业能保住成本。
Q:当前价格是否已到完全底部?
A:现在判断是否到底部为时尚早,这一轮多晶硅是否止跌很大程度要看下游(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下跌程度。目前硅片、电池组件已开始减产,但三季度还有一段时间,且530、531还没过,要结合下游整体价格来看。
Q:交割品是什么?下游交易按混包料,交割品拿过去怎么混?为何说交割品下游不要?
A:交割品指N型致密复投小料(块状比较少),替代交割品是A型混包料、P型致密料、P型菜花料。市场上说交割品下游不要,不是因为用不了,而是用不起。
Q:混包料和整炉料有什么区别?
A:混包料是初复企业按一定比例混装后售卖的;整炉料是拉晶厂根据自家拉晶工艺,在一炉中底层铺颗粒硅等材料,上层覆盖好料(如复投、A型致密或好一些的混包)。混包料是现在正常的交易标准。
Q:混包料中各材料的质量比例大概是多少?
A:N型混料大概占产业整体产能的百分之六七十。下游需求比例会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如硅片行情好(成本压力小)时,像三月份,P型投放比例相对高,大概到大几十,颗粒硅等其他材料占比二三十;近期产业链行情差,部分企业P型致密料投料比例降到百分之四五十。
Q:在盘面上36000元买一吨,能混出多少?只能混N型吗?其他混料材料价格多少?
A:若按50%的致密料去除,36000元买一吨能混2万吨;若按40%,以此类推计算。拉晶厂投料有加颗粒硅的,也有加菜花料的。现在一些小厂的菜花料3万都能拿下来,这种料质量较差。
Q:盘面上混完的价格比现在成交价格便宜,是否可以理解为超跌?
A:若混料,价格可能34000都到不了。但拉晶厂不大量从盘面拿货,并非因为在盘面上拿不合适,而是有市场交易规则的原因,且现在硅片及下游价格不定,大家不敢拿太多货,同时企业手里有库存,会等库存低了适当补货,另外六月份才交割,届时行情未知。
Q:交割品在什么情况下没人要?
A:交割品没人用主要是价格不合适,若价格合适,大家还是会要的。
Q:厂家转产N型料的复杂程度如何?时间成本怎样?
A:转产复杂程度不高,部分厂家可直接转移,有些可能需做技改提高致密率。技改时间较快,老产线(模块较小,如5万吨、10万吨)技改可能需一个月左右,太老的产能成本高,可能今年后面都不会开工;新投的20万吨大模块本身技术水平就能达到生产要求,基本无时间成本。
Q:N型的致密复投和市场上交易的混包料,电耗分别是多少?
A:N型的致密复投电耗是45-48度,混包料电耗是53度左右。
Q:混包复投与生产纯N型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致密率上,还是杂质上?
A:区别不仅仅在致密率上,还有好几个指标,如致密率、内在质量、表金属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改水淬解决表金属,但关键是解决还原问题。整个改良西门子法生产过程中,三氯氢硅合成温度大概是300-330度,冷氢化处理温度是450-600度,这两个影响不大,而还原把控主要质量问题,反应温度大概一千多度。想要提高质量或致密率,要延长还原,会导致电耗上升。
Q:增加电耗或减慢沉积时间与降低杂质(如碳氧、基体杂质)如何结合,表金属与它们有关吗?
A:表金属与增加电耗或减慢沉积时间降低杂质无关,表金属主要跟水淬有关。施主杂质、受主杂质、基体金属杂质含量、碳含量、氧含量等基本都依靠还原,可能需要延长还原反应时间。现在很多厂家内在质量不稳定,是还原工艺不好。
Q:为什么减慢还原过程杂质的提纯效果会更好?
A:不太清楚具体原因,只知道整体来讲,想要整体成果越好,还原时间就要加强,能耗也要加强。
Q:混包料在市场交易中有明确的标准吗,会不会大家都增加较次料的比例?
A:混包料各家配方大概是固定的。因为下游客户会拿料去做一些事,光伏硅料成交合作一般比较稳定,大家不太愿意尝试新料,新投产的料要先做实验才能购买,所以混包料体现比较稳定,会找固定客户。
Q:从期货交割角度,混包料有明确的贴水算法吗,会不会有人拿较差混包料套利,交割时是有明确品牌的混包料吗?
A:目前几家的混包情况比较稳定,没有多少套利空间。交割时有明确品牌的混包料,只有五家。
Q:展望后面几个季度,产能协同是严格执行且有意义的,还是之后可能会放松,目前是什么在约束产能利用率的调节?
A:大家有自律,也有协会领着搞自律,目前有实际的约束力。
Q:从价格、下游接受度、产品品质上,如何评价颗粒硅,与去年相比,在复投料、混包料中排在什么档次,现在如果颗粒硅做得不错,可以混到多少比例?
A:颗粒硅接受度还挺好,纵观历史,整个颗粒硅投放比例或技术上可投放比例一直在增加。如果做得不错,二三十的比例是没问题的,在某些厂家可能更高,但这取决于硅片质量和氢气危险性的控制情况。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