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4月4日美股盘前,拼多多涨近8.32%。
相关新闻消息
有着“夜店拼多多”、“酒水界蜜雪冰城”和“夜间星巴克”称号的海伦司,在上市一年后,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
作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上市的小酒馆,海伦司在清明节前夕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与增长的营收和经营规模截然相反的是,该公司在2021年净利润亏损达到2.3亿元。在荷尔蒙爆棚的小酒馆里,这显然不是能令人兴奋的数字。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激烈。截至4月4日收盘,报价13.78港元/股,相较历史最高价近乎腰斩。实际上,自2021年9月上市后,海伦司股价就从未超过其上市首日达到的最高价25.75港元/股。公司总市值也缩减到171.29亿元。
尽管被年轻人喝成“小酒馆第一股”,但上市似乎没能让这家企业赚到更多的钱,反而令其迷失在对规模的追逐中,企业的经营困境也逐渐显现。
海伦司创始人徐炳忠是湖北利川人,现年48岁的他,年轻时曾当过侦查兵,退伍后还做过三年保安。
在创办海伦司之前,徐炳忠也曾经历过几次失败的酒馆生意。为了不重蹈覆辙,他开始重视前期调研,在阳朔、桂林、大理、丽江等背包客经常出没的地方考察过,甚至还去过老挝。
2009年,带着从老挝开小酒馆赚来的第一桶金,徐炳忠在“宇宙中心”北京五道口,一个十分隐秘的民房里,开了海伦司的第一家店。整体空间风格主打东南亚异域风情,客户锁定在海外留学生上。
当兵的经历或许让徐炳忠对地形侦查有特殊的判断。当时那间民房的年租金只要20万,往前再走500米,价格就高出10倍。在繁华地段,选择偏僻位置,是徐炳忠的经营特色。他认为这样既能保证较低的租金成本,又不至于无人问津。
但海伦司留给外界最大的记忆点,是其低廉的产品价格。与部分酒吧每瓶啤酒15元至30元的均价相比,海伦司凭借10元以下的酒水单价,牢牢抓住年轻人最简单的快乐。
在此后的12年里,依靠这些经营思路,海伦司开始全国扩张,逐渐发展成连锁品牌。截至2022年3月25日,海伦司的酒馆数量已达到854家,较2021年末增加了72家,今年还计划新增900家。
然而,在一片高歌猛进声中,鲜少有人注意到,海伦司的第一家小酒馆已经悄然关闭。规模扩张并未让这家上市公司盈利。
更为棘手的是,亚汇网观察到,快餐、正餐、茶饮目前都盯紧了小酒馆这个市场。海伦司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增酒馆数量,快速强占市场份额,在策略上是正确的,但背后如何做好运营管理,是海伦司要面对的一个巨大隐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