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原因时不久前,京东与腾讯再次联手的 消息,冲上了热搜 。一直以来,腾讯都是京东的第一 大股东,两家企业合作多年,腾讯为京东提供了微信的第一、第二流量入口 ,为京东的引流,做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这样现象,在2021年底的时候,就开始转变了,2021年底,腾讯以中期派息的方式,将所持有约 4.6 亿股京东股权发放给股东,持股比例随之由 17% 降至 2.3%。
腾讯的大幅度“甩”股权,让不少的股民担忧,这是否意味着,京东与腾讯这两匹独角兽级企业 要分道扬镳了,若真是如此,那 只怕京东的走势,不容乐观。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相对比阿里的庞大支付系统与私人信息对接以及云系统的多元化 帮助下,阿里旗下的电商平台,拥有自己的自然流量入口,拼多多则是通过各种套路与抖机灵,让自己拥有“病毒式”的传播力量,虽然口碑一崩再崩,但 拼多多也算是拥有了自己的流量入口 。
但相对比之下 ,京东的打造 ,主要 打造方向是线下的物流系统,与线上的“强品质”电商平台,这两条路 ,让京东成为国内的大件电器的龙头,让无数的客户 可以 方向 的购买,但在 打造这两张王牌的同时,京东的引流渠道,显而易见的在降低,从用户的数量,就能不难看出,京东的用户 数量,远远低于阿里与拼多多。
造成用户数量低于阿里与拼多多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京东在 不断的“扩张”重资产,为全国各地,配备相应的“京东仓库”,这样的重资产的配置过程中,忽略了对流量的需求,当然,也有可能是,京东从来没有考虑过,自我 引流的原因。
因为京东与腾讯,早在2014年 ,电商大战之处,就与腾讯上了一条船。京东向腾讯发放了IPO前15%的股份,腾讯以2.14美元的 资金接盘,同时为京东开放流量池,接入腾讯 旗下 的微信的 一级与二级 入口!
了解经济学原理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腾讯 就是一个 巨大 的流量池,基于这个 流量池,腾讯 拥有了“为所欲为 ”的力量 ,几乎所有与腾讯合作的企业,都活的风生水起,而与 阿里合作的企业,则半死不活。
造成这种极端的差距的主要 原因,就 来源于“流量”,腾讯可以为自己的合作商 ,提供 巨量的流量,让对方安心做 自己想 做的事情,就如京东,京东在接入腾讯说,未来五年后 ,自己会是国内电器类 电商的龙头,无人可超越,果然,后续的五年时间 里,京东都在 为自己的大件电商 渠道做搭建,完美的搭建出了一个可信、可靠、诚信 、安全的大件类电商平台。
相反 ,阿里因为本身是电商平台,由没有自己的流量入口,只能通过自我的虹吸,达到用户量的需求,阿里就只能通过合作商的渠道,将合作商的用户量,吸引到阿里之中去,这也造成了阿里合作的 企业,几乎都混 的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
一个是输出 ,一个是输入,差距高低 立判 ,当然,从宏观的经济学来看,阿里还是寡头,它是在以一的力量,打京东与腾讯的联手!
不过,在 时代的发展下 ,昔日的电商龙头阿里与京东 的“龙头之 争”早已经落下序幕 ,后来者拼多多 以 自己的 方式,占据了高地。
京东的模式是安全可靠,主营 大件产品,占据了自己的 “优势”,当然,这也算是劣势,京东的大件安全,是以 牺牲品类换取的。
淘宝 的模式 ,就无需多言了,几乎人人都知晓,电商界的老龙头,沟通用户与厂家 之间的桥梁,优点是用户基数 大,品类多 ,缺点 也很明显,假货比真货还多。
至于拼多多,就比较 无耻 了,它采取了无下限的“拉人”手段 ,不断的扩张自己的版图,再加上什么稀奇古怪 的东西 都有,产品廉价,成功 的打入了乡镇与 县城市场,缺点更明显:全是 假货。
三大电商的战略方针不同,但从大数据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需要 流量。
阿里 有自己 的流量渠道 ,拼多多无下限拉人,唯有京东,流量最差,尤其是与腾讯终止合作 后,失去了 一级与二级的入口,让人担心,是否还能继续占领电商安全 的位置。毕竟,京东的产品,在电商中,就相当于品质。
如今,时隔数月后 ,京东与腾讯再联手,股民完全不用担心,京东的“人流量”来源了,果然,在这个 消息传播后,京东的股票就拉升了
涨潮幅度超过了1.5%!
上一次的京东腾讯联手,是为了打造国内最大的电器电商龙头,这一次的联手,又将是为什么呢?总不能是为了打阿里与拼多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