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面:
A股三大指数红盘报收,沪指涨0.15%,收报3370.03点;深证成指涨0.07%,收报10695.49点;创业板指涨0.01%,收报2152.5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4507亿,较上周五缩量1001亿。
七大机构明日股市行情大盘走势观点汇总:
华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北京时间2025年3月19日,GTC大会正式召开,除硬件产品更新之外,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公司在软件生态的全面布局。认为,AI应用正处在从Agentic AI向Physical AI跨越的重要时点,数据权限、计算能力、软件生态三大要素正加速突破,看好2025年AI应用发展提速。
光大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仓储物流机器人进入快速增长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物流机器人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物流的运作模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之一,物流机器人的发展不仅对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电商、制造业等行业对物流效率的持续追求,中国物流机器人市场在2025年展现出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
中原证券发表评论称,随着我国有机硅产能的提升和海外产能的退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有机硅最主要的生产基地。2020年以来,有机硅行业景气和盈利显著提升,推动我国有机硅产能迎来一轮扩产周期。目前这一轮行业扩产已近尾声。2023年以来有机硅行业景气下滑,企业的投资意愿明显下降。未来几年我国有机硅行业新增产能较少,随着国内产能扩张脚步的放缓,未来我国有机硅行业的供给压力有望逐步缓解。
信达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进,Optimus量产时间表明确。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量产预期至几千-1万台,相比原先预期进一步提升,同时特斯拉将量产计划将分为多个阶段,2025年生产的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测试,2026年有望对外销售。软件赋能方面,英伟达大模型、数据、开发平台三大核心领域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并与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有望加速机器人落地。
广发证券发表观点:台湾ODM厂商2月营收同环比增长,鸿海指引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在GB200贡献下增长强劲。受AI服务器强劲需求带动,ODM台厂月度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的月度营收数据,六家台湾ODM厂商2025年2月营收合计为3813亿新台币,同比+56.5%,环比+10.4%。鸿海月度营收5513.83亿新台币,同比+56.4%,环比+2.4%,创同期新高。服务器方面,台厂AI服务器营收及占比2024年显著抬升,英业达2024年AI服务器营收1615.61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75%,营收占比从8%提升至25%。广达2024年AI服务器营收3663.2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42.28%,营收占比从8%提升至26%。纬创AI服务器营收4196.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42.15%,营收占比从20%提升至40%。鸿海指引2025年第一季度 AI服务器营收同环比均翻倍增长,全年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0%,AI收入占比也将从2024年的超过40%进一步增长为50%以上。笔电方面,1-2月ODM总计出货1610万台,同比+1.9%,维持温和增长趋势。根据202024年第四季度鸿海法说会,公司表示,AI在2025年维持强劲成长动能,2025年第一季度 AI收入同环比预计都将增长100%以上,随着GB200放量,AI收入将逐季度增长。预计2025年全年达到兆元以上,AI收入占比也将从2024年的超过40%进一步增长为50%以上。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发布观点称,短期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整固期,结构上应重视一季报及后续有望景气向上方向。陈果表示,经历了春节后的强势行情,部分资金兑现与观望情绪上升。海外不确定性逐步定价,联储行动或落后于曲线,美国滞胀风险隐现;市场关注美国4月2日的关税评估及之后动作,等待政策择机加码。短期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整固期,结构上重视一季报及后续有望景气向上方向,中期“AI+”仍是主线。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根据Wind统计,年初以来消费、大消费指数上涨0.5%、1.4%,在科技成长领域广受关注背景下,其整体表现相对温和,略好于市场整体(沪深300指数同期微跌0.5%)。近期伴随消费领域政策红利及我国经济增长预期边际改善,消费板块关注度有所提升但行情波动仍大。结合目前宏观环境,对消费板块的整体配置可能仍处于偏左侧阶段,中短期(3—6月)或仍呈现为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细分景气行业;中期(6—12月)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有效需求回升,消费领域有望逐步迎来趋势性行情。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