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一、央行重要发布会 划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动方案》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认真做好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工作,切实支持企业“走出去”,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直击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当“车模”
本届车展作为今年国内首场大型A级车展,是展示世界汽车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的风向标,吸引了近千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参展规模再创新高,近百款新车集中亮相。
三、新东方披露财报:营收同比下降 预计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长
4月23日,新东方披露的截至2025年2月28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显示,2025财年第三季度,新东方的净营收为11.83亿美元,同比下降2%。
上海证券报
一、全球贸易局势乐观预期发酵 风险资产全线大涨 国际金价“高台跳水”
北京时间4月23日晚间,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中国资产表现强势。与此同时,美债和美元抛售情绪得到缓解;比特币首次自3月初以来突破9万美元;而现货黄金失守3300美元/盎司。
二、厦门楼市大消息!房票可买全市二手房 6个月内购新房可获额外奖励
4月23日,记者从厦门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厦门市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补偿安置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进一步优化升级厦门市的房票政策,旨在让房票使用更灵活、兑付更高效,提升惠民惠企实效,满足群众对房屋安置的多样化需求,助力厦门市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提速增效。据悉,优化升级后的政策将于5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三、AI激荡并购重组新浪潮 各方群策群力向“新”提质
“AI激荡并购重组新浪潮”。4月23日,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并购重组助推科技新变局专题活动举行。该活动由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承办,来自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监管单位的上百位嘉宾齐聚陆家嘴,共同探讨上市公司借力并购重组向“新”提质的新路径、新趋势。
证券时报
一、记者观察:“仅退款”谢幕 电商平台要重新拥抱常识
饱受争议的电商“仅退款”功能即将成为历史。据多家媒体4月22日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仅退款”的谢幕,不仅有利于维护合法经营商家的正当利益,也是电商平台从“流量竞争”转变为“价值竞争”的重要一步,更表明行业正在重新拥抱常识。
二、并购重组渐入佳境: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跨界并购有新动向
一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本轮并购重组更尊重市场规律,对于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较大,上市公司参与并购重组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同时,跨界并购与产业链纵向整合日益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破局新机,由并购重组带动的产业整合将加快资本市场生态的优胜劣汰。
三、房企化债进度提速 债转股成主流方式
最近,房企债务重组不断传来好消息,这些房企经过与投资者的一番拉锯之后,推出了相对可行的化债方案,其中“债转股”成为一个关键词。近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此次重组方案的亮点之一是“全额债权转股权”,为债权人提供获得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机会。另一边,素有“旧改大王”之称的佳兆业债务重组也传来新消息。4月8日,佳兆业宣布计划发行六档新美元债和八档强制可转换债券,若上述可转换债券全部完成转股,将形成130.16亿股新股。
证券日报
一、把脉二季度经济形势:宏观政策有储备 企业发展有布局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我国经济二季度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在锚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预计国内宏观政策对冲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将在二季度进一步双向发力。企业也表示,将通过前瞻性布局,加速构建抵御外部风险的“护城河”。
二、发力二季度 多地扩内需促消费进一步加码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各地陆续推出的刺激消费政策主要围绕文旅消费、加快更新大宗消费、数字消费创新和民生领域展开。这些政策组合既有立竿见影的短期刺激,又包含培育新型消费生态的长远考虑,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经济复苏中兼顾治标与治本的平衡思维。
三、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今日起发行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显示,4月24日有两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招标,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具体看,其中,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为2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710亿元。这两期国债均自2025年4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