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情
市场昨日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微幅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43亿。板块方面,PEEK材料、美容护理、化学制品、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力、白酒、可控核聚变、电商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跌0.05%,深成指跌0.05%,创业板指跌0.13%。
十大劵商
华泰证券:基因测序正在开启全新时代
华泰证券表示,基因测序正在开启全新时代:短期看商务部禁令将大幅加快国产化进程,中期看AI大模型推动测序降本增效实现场景革命,长期看时空组学重构生命科学底层理论研究,几何级别扩容测序量。其中,区别于市场多数讨论AI进步、以及商务部禁令对于测序行业的影响,华泰证券认为时空组学才是长期看重要的应用突破。
中信建投:机器人及智驾迎密集催化,短期科技成长主线或仍占优
中信建投表示,本周上海车展开幕,主机厂新车型集中亮相,自主品牌通过智能化上攻重塑品牌力,华为、地平线及Momenta等头部智驾供应商密集宣发。整体内需改善及科技成长仍为汽车板块两条清晰投资主线,前者依赖刺激政策进一步加码及新车供给提振需求,后者依赖技术迭代、客户拓展及风偏上修。
国金证券:增长型红利有望受益于“息差”主动扩张
国金证券指出,增长型红利有望受益于“息差”主动扩张。定义上,“增长型红利资产”指那些牺牲部分股息率,通过资本开支扩张带来潜在盈利改善的细分行业或公司,这一类型的标的不仅当下的股息率水平不错,未来在分红率稳定及盈利预期改善的影响下,有望推动潜在股息率上升,主动扩大与无风险利率的“息差”,故有望受到市场青睐给予其更高估值”。
中信证券:全景/运动相机开创影像新需求关注品牌龙头及供应链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智能影像设备聚焦“便携+智能”属性,2023年全景/运动相机全球空间近400亿,且乘风短视频、户外运动等发展浪潮,2023-27年有望以10%~15%的复合增速持续扩容。格局角度看,近年来本土厂商立足突出的产品力、持续迭代的产品矩阵已跻身全球市场前三。供应链角度,光学+DSP/SOC为智能影像设备核心元件,成本占比超5成,同时AI等软件算法重要性持续提升。看好本土智能影像设备产业发展,建议关注全景运动相机龙头,以及光学镜头&模组供应商。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我国部分产业基本面历经调整
产能有望在政策引导及自身趋势下走向出清,景气回升产业明年或逐渐增多。看好四条主线:一是景气成长,如锂电池、半导体、消费电子等估值收缩后基本面预期迎来拐点,且受AI产业趋势催化的领域;二是韧性外需,像电网、商用车、家电等受贸易不确定性冲击小的领域及全球定价资源品;三是新型红利,关注食品饮料等泛消费领域的高股息公司;四是政策支持,包括并购重组、破净修复及地方政府化债相关领域。
华西证券:指出A股估值优势凸显,政策托底预期强
若外部冲击导致回调,建议逢低布局科技与消费。当前市场环境下,科技领域的创新持续推进,消费板块也在政策刺激下有望复苏,长期来看具备投资价值。
光大证券:建议关注高股息避险属性
认为电力、银行板块或延续强势。在市场震荡阶段,高股息板块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电力行业受益于能源需求稳定及政策支持,银行板块则因其稳健经营和较高股息率受到投资者青睐。
国泰君安:认为行情关键动力来自无风险利率下降与风险偏好提振
预计2025下半年经济预期有望上修,股市中线走出N型节奏。ETF将成为本轮行情重要工具,房地产“止跌回稳”、财政政策扩张及鼓励创新等因素,将推动经济社会风险评价降低,改变投资者保守态度。
万联证券:预计2025年A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
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被动投资理念受青睐。市场流动性与风险偏好有望好转,结构性机会增加,风格侧重均衡与成长。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可关注不同行业间的均衡配置,把握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机遇。
国海证券:指出2025年进入财政货币双宽松阶段,化债、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三线并行
在AI产业周期向上、自主可控诉求提升背景下,TMT以及AI/机器人等科技领域持续向上;财政发力、稳地产背景下,看好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板块。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政策推进,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将迎来发展契机;房地产市场稳定后,家电等相关消费行业也将受益。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