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情
市场昨日高开后震荡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回补4月7日跳空低开的缺口。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21亿。板块方面,军工、农业、化工、PEEK材料等板块涨幅居前,影视、游戏、英伟达概念、生物制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涨0.8%,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51%。
十大劵商
中金:美联储短期内不会降息
中金公司指出,美联储5月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声明指出失业率上升与通胀走高的风险均已加剧,暗示政策环境面临“滞胀”风险,但由于当前经济数据仍然稳健,美联储也不急于行动。中金公司认为,美联储短期内不会降息,尤其不会先发制人降息,未来的降息路径将取决于关税谈判:若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税居高不下,美联储可能被迫开启“衰退式”降息,年底前或降息100个基点;但若谈判达成有效成果、关税降低,美联储或推迟至12月降息,降息幅度也将更加温和。
中信建投:未来生育补贴或可在三个维度上做出改善
我国生育支持政策顶层设计始于2021年5月政治局会议,此后各地纷纷跟进细节政策。政策要求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未来生育相关政策将构成中国内需政策的重要版图。
从已有实践经验看,地方生育补贴政策效果有限,主要症结在于三点:①针对一孩补贴过少(一胎生育率贡献最大、近年下滑最快,同时也最需补贴);②地方补贴力度不足,缘起既有财政体系下地方政府激励兼容未得妥善解决;③地方补贴割裂(表现为强调父母户籍)和人口流动之间矛盾并未有效解决。
未来生育补贴或可在三个维度上做出改善:①补贴重心从三孩转向一孩,改善初育体验与再生育意愿;②加大生育补贴力度;③中央统筹生育补贴,探索地方激励兼容的生育补贴模式。
银河证券:暑期档电影票房有望实现同比改善看好全年票房表现
银河证券认为,2025年“五一”档影片数量同比增长,票房同比下降,影片种类丰富,表现相对平淡。尽管“五一”档票房较为平淡,但考虑到优质影片呈现出聚集于大档期的趋势,且目前已逐渐临近暑期档,叠加去年暑期档基数较低,暑期档票房有望实现明显的同比改善,看好2025年全年票房大盘。从2025年开年以来的电影市场大盘表现来看,头部电影聚集于春节、暑期、国庆三大档的趋势更加明显,但行业供给侧修复的发展趋势不变,新片的制作、上映稳步推进。
需求侧,《哪吒2》的成功表现已经验证影迷观众对优秀内容的观影意愿依旧较高,或将进一步激励优质内容的产出。整体来看,国内电影大盘仍有持续恢复和增长的空间,看好年内电影大盘表现。同时,高价值IP的电影续作不断推进将激励更多新的优秀IP涌现,有望赋能整个电影IP及周边的授权、衍生、开发系列产业链,国产电影的IP品牌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中信证券: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均已聚焦和躬身入局,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竞赛之势。不同时代与技术背景的机器人整机公司、具身模型软件方、总成、核心零部件及下游场景企业,共铸产业生态多元化,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布局,中国制造是全球机器人硬件降本的重要支撑,具备比较优势。庞大且复杂的场景落地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有效试验场,当具身智能的“DeepSeek时刻”出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爆发将成就下一阶段的科技产业浪潮。坚定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十年以上的产业发展机遇,重点推荐核心产业链具备高技术壁垒的细分龙头及新技术带来的潜在颠覆性机遇,建议关注新进玩家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光大证券:汽车行业关注节后终端优惠变化,聚焦智能化主题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4月车市表现平稳,新车上市/老车型终端优惠持续提振新势力销量。预计以旧换新驱动的2025E国内销量提振前景依然可期,建议持续关注订单、以及终端优惠变化。智驾+机器人共振,智能化主题有望持续发酵,看好已在车端积累充足智驾算法自研能力的车企、以及延伸布局机器人的配套产业链。
德邦证券程强:释放多项政策信号 三方面支持巩固经济向好态势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会议。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程强对此表示,多部门联合发布会释放了多项重磅政策信号,其中降准降息、中长期资金入市、房地产、消费等增量措施尤为突出,体现了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升级,彰显政策层面对稳市场、促发展的全面布局。
程强认为,本次发布会有三大亮点:一是货币政策方面,总量宽松与结构精准发力并举,降准降息组合拳释放长期流动性。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背景下,降准释放的1万亿长期资金将直接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有利于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中长期融资支持,营造经济持续企稳向好有利环境。此外,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同步调整的联动效应,或将有利于释放被房贷压力挤压的消费空间。
二是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将加快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规模和制度,促进资本市场生态重塑。金融监管总局将从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入手,证监会将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此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也将提速。程强认为,这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有望加速改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和估值水平。
三是稳增长方面,扩内需与防风险并举。预计提振消费仍依旧是年内重点方向,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此外,多部门提到对中小微企业的多方面支持。
华泰证券:美联储后续降息决策取决于关税谈判结果及实际经济数据
华泰证券研报称,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美联储强调不确定性以及滞胀风险上升,维持观望态度,不急于调整货币政策。虽然近期美国软数据(soft data)整体走弱,但硬数据(hard data)维持稳健,且关税政策以及失业率/通胀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5月会议显示联储维持此前的观望立场,不急于降息,计划等待形势明朗后再行动,且降息决策要取决于失业率和通胀之间的权衡。往前看,美联储后续降息决策主要取决于hard data的走势,特别是就业数据。如果就业数据在6月会议前明显走弱,而4—5月通胀压力仍可控,那么美联储仍有一定概率在6月降息,否则美联储再次降息决策可能要推迟到7月或者以后。
广发证券非银团队:政策加码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信心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证监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宣布了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广发证券非银团队认为,稳市场政策全面有力,彰显了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以及发展信心,一揽子金融政策继续加码中长期资金入市,也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信心。
广发证券非银团队认为,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支持等政策,旨在强化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能力,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也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源头活水。
广发证券非银团队认为,此次发布会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继续加码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信心。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等政策,有助于险资进一步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而资本市场的稳中向好同样利好保险资金配置,优化资负联动,降低中长期利差损风险。
德邦证券程强:多项重磅政策信号释放 三方面支持巩固经济向好态势
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德邦证券程强表示,发布会释放了多项重磅政策信号,其中降准降息、中长期资金入市、房地产、消费等增量措施尤为突出。具体来看,本次发布会有三大亮点:
一是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此次降准降息组合拳注重总量宽松与结构精准发力并举,释放长期流动性。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PSL利率、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程强认为,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背景下,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将直接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有利于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中长期融资支持,为经济持续企稳向好创造有利环境。此外,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同步调整的联动效应,或将有利于释放居民被房贷压力挤压的消费空间。
二是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将加快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规模和制度,促进资本市场生态重塑。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本质,是通过制度设计扭转资本市场重短、轻长的失衡格局。第一,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将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推动长周期的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第二,证监会介绍将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突出投资人最佳利益导向,强调公募基金改革将突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优化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第三,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提速,多部门介绍将抓紧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主渠道作用。程强认为,这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有望加速改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和估值水平,加强对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全链条支持,体现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
三是稳增长方面,扩内需与防风险并举。程强预计,提振消费仍依旧是年内重点方向。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齐发力。中小微企业支持上,央行表示将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相关工具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制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程强认为,在企业经营遇到较大压力时多措并举纾困,加强融资支持是保持企业经营稳定的有效方式。房地产政策上,央行表示后续LPR将跟随政策利率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降低0.25个百分点;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近期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程强预计,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持续企稳向好不断巩固,工企利润有望维持在正增区间,“两新”政策加力增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通过多项政策发力,有利于提升居民部门即期购买力,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拉动效应。
万联证券:政策多措并举 坚定支持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万联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宏观首席分析师徐飞表示,发布会强调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健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徐飞还表示,发布会上推出多项重磅政策,涉及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等热点内容,“科技创新”是此次发布会一揽子金融政策聚焦的重点方向。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提振投资者信心等举措,将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更大力度保障和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