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看来,乌方的举动显然是有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撑腰,目前的军事冲突也仅仅只是前期战力的试探。当美俄两国军力正式介入该地区后,真正的战争才算刚刚开始。据乌克兰《基辅邮报》13日报道称:“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已于12日对外宣称本国东部局势出现恶化,但状况依然可控。对乌军正在向顿巴斯地区快速集结准备于3月发动军事行动得消息,丹尼洛夫也正面予以了否认。”乌方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行为,让俄方更加明白此次冲突事件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不论是克里米亚还是顿巴斯地区,有冲突的地区就会有美国势力的介入。但与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不同的是,此次乌克兰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军事挑衅搅乱俄方,而非直接俄军发生冲突。乌军12日以来的大兵压境,也旨在加剧乌东地区紧张局势,为北约势力的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必要条件。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13日消息称:“乌方为收复顿巴斯地区,已经对该地区民兵组织作出了两手准备,一是借助大口径机枪和狙击步枪等对其展开长期作战;二是通过铁道专列向边境线增派大量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地对地导弹以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这些动作值得俄方的高度警惕。”虽然在表面上,顿巴斯地区还没有北约方面援助乌军的直接证据。但在暗地里,英国已经派出了武装人员抵达了顿巴斯,以非政府武装身份加入了战斗,手把手教授乌军先进的西方战法。同样的手法,俄国也已在叙利亚与中东战场上司空见惯,白头盔组织与黑水公司的存在就是最为明显的体现。这也变相解释了,为何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总统普京并未对此次冲突发表直接看法,也并未在乌克兰东部边境展开军事部署,只是通过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在12日发表回应称:“俄方警告基辅政权以及那些试图操纵基辅的势力,不要在顿巴斯地区使用武力,要缓和地区局势。”说到底,普京一早就看清了拜登政府在该地区布下的棋局,而俄方的“不接招”也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与美国总统拜登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
乌克兰政府虽然一直都被美国当局耍得团团转,但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大事之前还是保留着些许的理性。不论是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盲目听信美国实施废核计划,还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中与俄方展开激烈交战,导致乌克兰国力显著下降。美方多年来对乌克兰表现出的虚情假意,都是为了践行其“休克疗法”,最后使其不得不依靠美国的外部援助勉强度日。
近日乌军主动进攻东部地区亲俄势力,是以美国等北约势力暗中加入、提供支持为代价实施的政治交易。这其中不但包括了拜登对乌克兰1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还有大量佣兵集团提供的军情与战力支持。而在美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泽连斯基也押宝普京没有足够的胆略为了顿巴斯地区与北约全面开战。倘若俄方无法出兵介入,比顿尼茨克和卢甘斯克联合部队3万的兵力完全不是乌克兰30万政府军的对手。依照目前形势,乌克兰实现版图扩张计划只是时间问题。拜登政府对俄方发动的这次代理战争,大有把普京逼上绝境的意思。因为俄方若是接招就会再次陷入战争泥潭,对俄国本就薄弱的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但如果俄方选择按兵不动,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与乌克兰成为此次冲突的既得利益者。这与美印双方在拉达克地区针对中国的行动如出一辙,只是莫迪政府在临战前的最后一刻抓住了和平的机会。
乌克兰大兵压境乌东地区,普京大帝为何迟迟按兵不动?但实际上,普京也只是在表面上作出了按兵不动的样子,实则已经在设法稳定乌克兰边境局势。一是通过政治施压向乌方明确扩大战局的后果,二是积极向战区秘密投入武器与战力制衡北约的渗透。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乌克兰及其支持者的警告,可被视为普京对拜登与泽连斯基发出的最后通牒,一旦俄军真正动手,就意味着乌克兰将彻底无法翻身,成为美俄博弈中的牺牲品。这使得泽连斯基只敢摆出打仗的架势,却从来不敢再越雷池一步。普京大帝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值得中国在未来对美博弈中大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