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仅因为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示范效应,更深层的原因是全球经济低增长、低通胀和众多西方国家高负债的现实。降息成为权宜之计,量化宽松能推动经济结构改革——欧洲央行职委会委员科尔就持这样的观点,他还强调竞争性贬值只是表面现象,其真正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要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西方各国对全球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担忧已经转向刺激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的不确定性
上周的G7会议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对宽松政策的宽容度,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G7闭幕时称日本的货币宽松政策给财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想了解相关情况,所有国家都需要采用和日本类似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增强竞争力,他的言论被市场解读为英国央行可能改变偏保守的货币政策,所以英镑出现快速下跌。此外,意大利央行行长提出欧洲央行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宏观经济面,负利率也许有正面效果。非美货币都将继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