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众多美国重磅数据亮相,尤其是周五的非农举足轻重,然而市场出人预料的反应令行情扑朔迷离。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8.8万人,这是2012年1月以来最大的增加人数,远远超过预期的21.8万人,前值为增加19.2万人;4月份失业率仅为6.3%,创2008年9月来新低,预期为6.6%。数据无可争议的好,行情却出人预料的差。美元指数在数据公布后仅维持了1个多小时的涨势,仅仅从79.50涨到79.8即掉头向下,到收盘时已经回落到79.50下方,如此表现所为何故?市场对此议论纷纷。
首先,富国银行认为市场已经对这个利好提前消化。美指从去年7月份至今一直在走缓慢的下跌通道,期间虽然利多利空交替出现,但美联储退出QE的立场从未改变,减债行动也未因数据变化而停滞,包括本周也按部就班得把债务规模从550亿降至450亿,所以这个理由显得牵强。其次,就在就业数据大幅改善之际,另一个数据令人大跌眼镜,就是第一季度GDP初值年化季率仅增长0.1%,远不及预期的1.2%,更不要说前值2.6%。市场不知该如何解读这种异乎寻常的暴跌,如果归罪于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似乎其影响过于“夸张”,莫名的担忧使得非农利好被市场忽略。不过我认为市场暂时忽略非农和失业率这两个令人有审美疲劳感觉的关键指标,更关注美国经济复苏的节奏是否稳定以及CPI的趋势,因为它们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似乎更直接。
和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元稳步攀升和英镑的迭创新高,英国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优于预期,达到57.3,3月份为55.3。GDP季率稳步攀升至0.8%。英国经济的增长态势明显较美国健康,零售、工业产出和服务业均衡稳定增长,央行加息的节奏应该比美联储快得多。对于已经创出三年来新高的镑美而言,把目标定在1.70不算为过。相对而言欧元的行情谨慎很多,欧元区4月CPI初值增长0.7%,低于预期的0.8%,但比3月份的0.5%有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德拉基继续给QE吹风,依然强调在低通胀以及可能出现通缩的情况下,量化宽松依旧是欧央行货币政策的可选项。欧元兑美元回升到1.3870附近,走势趋于横盘,但抗跌依旧。乌克兰局势继续恶化,境内亲俄实力和政府军暴力冲突不断,对金价起到一定的维稳作用,不过年初的消费旺季效应正在衰退中,金价和银价需要靠新的做多动力走出双底。
本周关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澳联储货币政策决议和中国的通胀数据。估计欧洲央行依旧按兵不动,但各界削减利率和实施量宽的呼吁会干扰欧元的走势,欧洲央行沿用其拖延战术和口头干预攻势,直到拖无可拖和口头干预失灵汇价直上1.40,或者CPI明显下潜或者通缩显现。英国央行和澳联储预计也按兵不动,因为目前经济形势都有好转,汇价基本可控。
本周行情较为清淡,美元指数可能会小幅回升,相对应的欧元、英镑和澳元会小幅回落。建议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