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美元指数在4月明显下跌、中美两国的关税压力明显升温,令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相对均衡。不过人民币中间价的向上调整也一度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令人民币对主要货币表现偏弱。

从外部环境来看,近期美国与多国就关税展开谈判,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可能影响5月的市场风险偏好及美元汇率表现。此外,还需关注5月披露的美国4月经济数据表现,市场或借此观察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若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进一步加深,可能推动美元走弱,美元指数继续走向微笑曲线的中间。中美关税谈判进展也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有明显影响,例如,近期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这令市场对中美就关税进行谈判的预期有所升温,并带动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明显走强。若后续中美关税谈判继续推进,对人民币汇率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内部因素来看,重点在于稳汇率及稳增长的政策变化。本月在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风险相对均衡的背景下,稳汇率政策或倾向于平抑汇率的波动,降低其大幅升贬值的风险。
稳增长政策也预期将持续落地,不过落在5月的力度与节奏尚存在不确定性。综合来看,驱动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力量或源于美元表现与关税预期等外部因素,若美元走弱与关税谈判预期升温形成共振,人民币汇率或有望表现偏强。
稳汇率政策发力温和,人民币汇率整体表现偏弱
在关税压力增加之际,人民币汇率随着中间价的上调而走弱。由于美国在4月初推出了“对等关税”,对中国的关税力度尤为明显,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升温,中间价也出现了明显的上调。
全月来看,中间价上调幅度为0.3%,是2024年11月后最高的单月贬值幅度,也高于在岸汇率0.2%的贬值幅度。中间价的上调一方面直接释放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空间,令在岸人民币汇率得以一度突破7.35,另一方面,也在关税压力下部分释放了贬值预期,衍生品指标如RR在4月上旬明显抬升。在中间价明显上调的背景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在4月较快走弱,例如人民币CFETS指数下跌2.8%,一度跌破96,为2023年7月后新低。除却中间价的上调,稳汇率政策力度在4月整体保持克制,包括人民币离岸流动性在4月整体偏向宽松,汇率在4月的波动方向或更多由外部因素决定。
往后看,稳汇率政策将起到平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作用,以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波动。中美关税争端仍然是外汇市场较大的不确定性来源,围绕关税谈判的消息容易牵动市场情绪。例如在中国商务部表示可能与美方进行谈判的预期升温后,离岸人民币汇率明显升值,接近实现与中间价的“两价合一”。
不过当前关税前景依然存在明显不确定性,货币当局或希望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邹澜副行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继续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因此,在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有所消退,升值预期抬升的背景下,货币当局或通过稳汇率政策防范人民币汇率出现单方向的大幅波动。
关税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可能更加均衡
关税压力在4月明显增加,不过美元指数走弱部分抵消了其压力。特朗普在4月2日正式推出“对等关税”,对中国额外加征34%的关税,且伴随着中国的反制措施,美国对华关税在4月后累积新增125%。“对等关税”的推出并未如市场预期般带动美元指数的走强,反而令市场担忧美国经济、通胀表现,乃至于对美元资产的信任产生动摇。
美元指数出现大幅下跌,并带动非美货币出现普遍走强。这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复杂影响。一方面,美元指数的走弱令人民币汇率具备被动升值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后,两国关税螺旋升级。考虑到近两年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较高,关税抬升令市场担忧中国经济增长,并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受额外贬值压力。因此,美元走弱与关税升温带来的影响相互抵消,使得外部环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相对均衡。进入5月,关税压力对外汇市场的压力可能降低,主要由于中美就关税问题谈判预期的升温及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对冲。
从时间线上来看,4月上旬附近,中美对彼此征收的关税大幅增加,对市场预期造成冲击。4月下半月后,美国开始释放出一些利好消息,中国也提出了可能与美国进行谈判。例如白宫正在考虑降低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以缓和紧张局势,对华关税可能从145%降至50%~65%。在相关消息的利好释放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降温,如离岸人民币的风险逆转期权水平已降至年内低点,升值预期有所升温。不过,中美谈判进展也有待进一步推进。目前中美均对彼此征收了高额关税,美国表示不会采取单方面降低关税的举措,贝森特则表示“缓和关税战取决于中方”。
中国则表示“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纠正错误,停止威胁讹诈,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政策或将发力支持内需,改善经济预期。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续将从稳内需、支持外贸企业及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等多角度对冲关税压力,需观察具体政策在5月的落地节奏。考虑到对等关税在4月已陆续落地,中国4月PMI数据回落也呈现出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压力,相关“稳增长”政策在5月的推进将对市场风险偏好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需关注后续中美谈判进展及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整体而言,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或将减轻。尽管中美关税压力在4月上旬显着升温,下半月以来中美双方已释出更多的利好消息,对外汇市场预期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4月政治局会议也定调后续更多的稳增长政策,也有助于对冲关税压力,改善经济预期并降低风险溢价,对人民币汇率有积极意义。因此,续需继续关注中美谈判进展及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节奏,整体而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偏向积极。
(亚汇网编辑: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