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气神

文 / 小亚 2025-10-22 12:31:11 来源:亚汇网

  今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明新风正持续润泽这一“江北水城”。近年来,聊城在细微处精准感知群众需求,捕捉城市治理盲点,以“绣花功夫”实现城市面貌与精神气质的双重提升。

  “从前天天流动摆摊,如今有了固定摊位,生意更稳当。”聊城阳谷县西街便民市场果贩李淑芳说。阳谷县在取缔流动摊点、还路于民的同时,坚持疏堵结合、便民利民原则,设立多处便民固定市场。此外,还破解停车难停车乱、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等民生难点,拆除各类违建27处1777平方米、拆除废旧线缆47.8公里,新敷设线缆12.5公里,市容秩序持续向好。

  文明创建是全民的“大合唱”。聊城临清市民刘鉴东发现大众路与考棚街交叉口路灯不亮,随即在“创城市民巡访团”微信交流群中,将问题拍照进行反馈。临清市路灯所工作人员娄金豹很快安排人员维修,第二天路灯就恢复了明亮。

  这个专在城市一线“找茬”的巡访团由40余位热心市民组成,他们与综合行政执法局等23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自建群以来,解决民生问题800余件,推动基层治理由“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

  “反馈有回音,问题能解决,我才乐意管。”兼职为城市“挑刺”的聊城莘县美团骑手尹辉说。莘县由外卖、快递企业的300余骑手组成的城市守护“骑行联盟”志愿服务队,收集并有效处置城市管理问题2000余件,处置率达100%。高效的响应和实在的成效,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

  同时,聊城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文明宣传、文明监督、文明实践。其中,东阿县针对老旧小区管理等难点、痛点问题,建立专项攻坚议事会,明确责任单位,全力攻坚;冠县让群众自觉成为创建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全县720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系列主题活动35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达17.6万余人次。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聊城市新改建道路95条、健身广场198处,改造雨污分流管网455公里,新增城市书房59家、过街天桥29个,城区3座大型桥梁建成通车。2024年,改造老旧小区191个,惠及1.5万户居民。东昌府区东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聊城高新区西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等10个项目被列入2024年省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项目库。

  从民心凝聚到城市焕新,2024年,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5%。身边好人不断涌现,全市截至目前涌现出中国好人37人、全国文明村镇22个、全国文明校园5所、全国文明家庭2个。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