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事人和论文
作者张某和吴宁的论文《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发表在《鄱阳湖学刊》上
姓名:张某年龄:18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鄱阳湖学刊》:江西省社科院主办论文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姓名:吴宁年龄:49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质疑
18岁高中生能发表如此重量级的论文吗?
这篇论文的走红引发热议。记者注意到,这是一篇学术性较强的论文,一些网友不解,张某如何能在高三繁重的课业之余,依然“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长达12页的教育部资助项目论文。
高中生张某的学术成果,除了前述《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外,还有另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该文的共同署名作者同样是吴宁。
吴宁为什么从主要研究方向的第一作者变成了第二作者?
还有人提出,吴宁一直在研究高兹,怎么突然从第一作者变成第二作者,研究主力从博导变成高中生?
记者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发现,过去10年,吴宁参与发表了至少21篇题目包含哲学家“安德烈·高兹”的学术论文,其中独立发表5篇,以第一作者合作发表5篇。
巧合
论文恰好满足高校自主招生优先条件
引发更多质疑的是,即将于今年夏季高中毕业的张某,已经获得2015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考核资格。
由于论文的发表,使张某刚好符合两校招生简章中对报名学生“优先考虑”的要求,一些人质疑张某在吴宁的帮助下发表论文,正是为了获得自主招生的考核资格。
记者查询证实,张某确已获得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考核资格。其中,张某的武汉大学考核资格来自哲学学院。
根据《武汉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如果申请哲学基地班且满足五项优先条件之一,参加自主招生的高中毕业生可获优先考虑。
其中一项优先条件是:高中阶段独自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或在出版社正式出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版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也有类似的规定。
回应
吴宁:女儿成绩优秀,有能力写论文
6月3日上午,吴宁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张某确系她的女儿,文章也是两人合作发表。不过她强调,张某有这个能力。“她有这个能力写文章。我们是书香世家,有家学渊源。孩子从小就读四书五经,受这方面熏陶,况且她成绩很优秀。”吴宁说。
对于张某论文发表和自主招生之间的联系,吴宁回应道,自主招生只是张某升学的途径之一。尽管论文满足两校优先考虑的条件,但在这之后,张某还是要按程序参加自主招生考核,靠成绩说话。
她说,网上出现的相关言论完全是某些学者的阴谋。
《鄱阳湖学刊》编辑部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一般在审稿时主要查看的是来稿质量和是否有抄袭,并不特别关注作者之间的亲缘关系。
那么和母亲联名发表论文获得高招优先你怎么看?
出现天才也并非不可能
@雨辰_Promethean:我觉得孩子有思想就该鼓励,有能力写学术文章发表又有什么不可以,作为母亲进行指导挂个第二作者,就是推荐期刊发表也很正常。
@阿信的五月天:让高三女生就其撰写的论文接受相关专业学者的现场答辩就好,出现天才也并非不可能。
招生优先考虑值得推敲
@孟彦弘:两所高校在审查时,知道作者是母女关系吗?是如何考虑作者系母女这一特殊因素的呢?特别是中南财大,作为母亲的第二作者,就是该校的员工,所谓“优先考虑”从程序上来说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