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母女联名发论文获高招资格遭疑 或影射自主招生腐败问题

文 / 芳芳 2015-06-04 15:48:24 来源:亚汇网

  湖北高三女生小张凭借论文等成绩,通过了今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初审,但近日有网友发现,论文第二作者疑是张同学母亲。网友不解张某如何能在高三繁重的课业之余,依然“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长达12页的教育部资助项目论文,并由此质疑自主招生腐败问题。

1.jpg

2.jpg

  不能否认这名中学生具有发表论文的学术能力,但是论文课题相关项目负责人均为其母,难免会惹人怀疑。这样的呈现形式,引起人们的质疑,以及对学术伦理的讨论,也是很正常的。

  网友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对于以母女联名方式发表论文获得高校自主招生入围资格,公众是有权提出质疑的。在我国现实的学术环境中,弄虚作假以获得招生利益并不鲜见,父母为子女操作高考加分、自主招生制造的加分腐败和自主招生腐败已令人深恶痛绝。

  以她是中学生,就断定她写不出这样的学术论文,也有些武断。但是有关这篇论文所讨论的课题,参与的相关研究项目负责人均为其母亲,这难免不会惹人怀疑。也就是说,不能否认这名学生具有此等学术能力的可能,但是这样的呈现形式,引起人们的质疑,以及对学术伦理的讨论,也很正常。其母亲以这是别人打击报复来回应质疑,是不妥当的。

  因而,要回应质疑,需要高校在自主招生笔试、面试中对该名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根据这名学生提交的论文组织答辩,如果她能在答辩中体现出相应的学术能力,那么,可以认定论文不是挂名,反之,她将无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教育部门要追究其造假的责任,而其母所在学校还应追究其母的学术不端行为。

  这其实也应是每所自主招生高校,在自主招生中考核学生真实学术能力的最根本的做法。今年高校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后,有的大学提出,入围自主招生的条件之一是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作品。针对这一条件,有家长就开始为子女运作,花钱买论文版面。对此,有舆论呼吁高校取消这一入围条件,这显然是应对可能的造假的消极做法,学校自主招收在中学中开展研究的学生,是关注学生的特长,也希望引导学生不只顾着读书。

  而积极的应对是,自主招生学校在考核、评价学生时,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防止行政和利益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期待给予该名同学自主招生入围资格的学校,能用公正严谨的答辩或者考核,回应对该名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质疑,更据此建立自主招生评价规范,形成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