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离真正的中产,到底差多远?
文 / 芳芳
2015-11-18 10:25:53
来源:亚汇网
这个十一,中国游客在全球豪情万丈地“买买买”,仅在日本就消费了53亿元,让世界都惊叹中国人真有钱。可是,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最新数据,在世界166个有数据的国家中,中国人均收入仅有5470美元,比世界平均水平都低,位于第71位,比起马来西亚(8356美元)要少近3000美元,比韩国(21096美元)和日本(31635)少得就更可观了,甚至不如我们经常援助的委内瑞拉,更别提与美国(45574美元)相比了!
虽然从国民生产总值(GDP)看,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中国很富裕,但贫富差距巨大,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很穷。
2. 被苟且压垮的一代:也曾向往诗和远方
根据英国《卫报》调查,按朝九晚五、双休制并且不加班情况计算,中国劳动者年均工作2000至2200小时。可事实是,很少存在不加班的情况,更别提带薪休假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中国要想成为中产,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和高强度的工作,没有诗和远方。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普遍休假15天,一年工作时长仅为1920小时,而且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不要求加班。最让人羡慕的是,员工甚至可以申请在家办公以及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上班时间。
3. 投资炒股让“中产”一夜变“中惨”
中国人的个人财富,很多都来自于储蓄和工资收入,而且由于投资渠道缺乏,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人都投资炒股、炒房、买黄金等,金融风险较大。以股市为例,虽然全球股市在2013至2014年平均上升20%以上,但这次降杠杆导致的6月暴跌,让很多家庭资产一夜回到解放前。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机构,拥有非常规范和成熟的各种理财基金产品,以及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顾问群体,这些都保证他们能在保证收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因此,在美国,有更多的机会增加个人财富,成为中产。
4. 税负沉重:亚洲第一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4年总税率数据,中国以总税率64.6%位于世界第19位,在187个有数据的国家中可谓遥遥领先,是亚洲的第一位。美国2014年总税率43.8%,占64位,但总税率在逐年慢慢下调。
5. 努力23年才能买起一套房
这里我们以房价为例。旅美自媒体人“心路独舞“统计了127个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当地的房价与年薪的比值,这个比例越高说明房价越高),平均值为13.4,而中国居然以房价是年薪的22.95倍排在了第14位,而美国更低只有3.39。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购买一套房,需要近23年的努力,而在美国要购买一套房则只要不到3.5年!
什么样才算真正的中产?
作家侯虹斌认为,“衡量中产阶层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进行自由支配消费。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体系极其不完善,中国人必须未雨绸缪,要省下足够的钱来应付这些恐慌,中国的购买力又比实际上要低很多”。
由此可见,我们离成为真正的中产,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