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奢侈品行业迎来寒冬 如何走出困境?

文 / 芳芳 2015-11-18 11:17:55 来源:亚汇网

  继今年Coach、TAGHeuer(泰格豪雅)关掉香港旗舰店后,LVMH旗下品牌LouisVuitton位于广州丽柏广场的门店也已于本月初租约期满结业,并于月底交店。该店也是LV在广州的最早门店,而这或将不是LV近期唯一的关店计划,知情人士透露,LouisVuitton将在国内关闭5至6家门店。

  奢侈品公司为了打破业绩下滑的窘境,开始积极展开自救,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

  1、关闭门店,缩减线下成本

  在销售额锐减的情况下,奢侈品关店潮仍将持续。大多数奢侈品牌今年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将有部分门店关闭,多个奢侈品牌则表示今年将暂停在中国境内开设新店。

  2014年是奢侈品关店最多的一年,其中Hugo Boss和Ferragamo分别关闭了7家和6家门店,Zegna关闭了6家,Burberry关闭了4家。值得注意的是,在Burberry最新公布的财报中显示,Burberry在中国关闭了10家门店,计划在新财年再关闭约5家,并小幅缩减平均销售面积。Gucci、Cartier、迪奥等也在国内减少授权的专营店,改为直营为主。

  对于奢侈品来说,门店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打开消费者的钱包,又因为高成本伤害到自己。相比较其他品牌商而言,奢侈品牌店都选择在闹市区的商场和购物中心,以销售人员考究、店面装修气派而著称。

  如今这些都成为了业绩不景气下的严重包袱。

  2、 打折促销,提升人气

  事实上,打折促销并非奢侈品所愿。即便是过季尾货处理,奢侈品也都将这部分们货放在专营店、或者奥特莱斯店来进行。像现在这样,在上海、香港的闹市区直营店来打折,还并不多见。

  然而,和奢侈品要求的调性相比,唯品会、寺库、走秀网等打着名品折扣的名义,赚的盆满钵满。特别是唯品会,靠销售尾货的闪购网站已经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市值一度超过150亿美元。

  连续业绩下滑,奢侈品不再变得高冷,纷纷开始打折。即便是在自己有调性的直营店,奢侈品也拉下身段。奢侈品研究专家周婷认为,多家奢侈品牌在中国纷纷调价或打折,与过去一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疲软、品牌库存压力巨大有关。

  通过打折,奢侈品重新聚集了人气,在全国各地打折的奢侈品店门口,消费者排起的长龙盛世空前。奢侈品打的另一个算盘是,前来买打折的消费者,也可以进店去看看新品,虽然它们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但这种免费的广告并不愿错过。

  3、因地制宜,谋求电商解困

  奢侈品对电商一直不冷不热。除了门店之外,他们把自己的官网当做了电商的重要途径。显然,这条路并不适合中国。

  Burberry去年终于在天猫落户,开设官方旗舰店。这是Burberry除官网外,首次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尝试线上销售。Burberry的TP(服务商)透露,Burberry来天猫开店最重要的考量是震慑线上的非正规销售渠道,包括淘宝在内、唯品会、京东等水货或者来路不明的商品网上肆虐。

  不过,Burberry似乎看到除了清理假货外,还看到了电商带来的意外惊喜。Burberry首席财务官Carol Fairweather在出席全球媒体电话会议时,就中国的合作伙伴阿里巴巴做出评价:“我们对双方的合作感到满意。去年Burberry在天猫上开旗舰店,这对公司在中国的品牌推广有正面影响,销售额也有所提高。”

  一直抵制奢侈品电商的香奈儿,计划于2016年正式推出全球性电商网络。在上个月,香奈儿首次试水电商跟Net-a-Porter合作,为旗下品牌Coco Crush开设销售专区,开售6小时即售罄。

  Gucci进军电商计划也已经开始提上议程,预计到今年第三季度结束前,Gucci将推出前端平台,提供最佳最及时的电子系统功能。

  但是,奢侈品的电商之路还有待观察,相比较其他品类而言,奢侈品公司还有很多的顾虑,如价格体系、用户体验、品牌等。如果只是通过电商来抑制假货,或者一个官网似的渠道,那么他们并不会有所收获。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