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央行下调SLF利率,“利率走廊”式货币调控首现市场

文 / 芳芳 2015-11-20 11:31:05 来源:亚汇网

  11月20日开始,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隔夜、7天SLF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

  消息发布后随即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多数留言与评论均其视为“重大利好”。第二段要加个名字: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称之为“重要利好消息”,并认为央行此举有利于维持中国股市的“慢牛格局”。

  此次下调SLF利率前,央行曾在2013年6月金融市场遭遇“钱荒”时采取过类似操作,以缓解市场短期流动性短缺。值此年末将近之际,随着商业银行和企业年终结算等原因可能带来的短期流动性紧张,央行此举可视为某种“预调控”。

  比短期流动性调控更加重要的是,此次下调SLF利率,也是央行此前提出的“利率走廊”式价格型调控模式首次登场:央行在2014年一季度便提出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也就是确定货币市场利率的上下限。

  此次央行下调SLF利率,相当于以“利率走廊”模式为市场化金融机构设定了“短期利率上限”,不仅有助于缓解短期市场流动性紧张,而且从中长期而言,有助于市场化利率的稳步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央行发布该政策两天前,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在央行网站发布的工作论文《利率传导机制的动态研究》中,一方面对“利率工具无用论”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另一方面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经济下行等周期性因素影响下,可能带来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弱化。

  按照文章中的政策建议,在经济下行过程中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应该比市场常态期间更大,才能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因此此轮SLF利率的下调可能只是央行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开端。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