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2015A股十大事件

文 / 芳芳 2015-12-28 11:54:40 来源:亚汇网

  2015年无疑是让诸多散户,同时也让机构投资者“刻骨难忘、触目惊心”的一年。在这一年,还没享够“疯牛”带来的狂喜,深渊般的断崖式下跌就突然而至。这一年同时也是事件迭出的一年:注册制两年内实行、证监会重拳去杠杠、A股熔断机制发布等等,股民也随之在其中起起浮浮。

  1 注册制两年内实行

  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该草案明确,在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拟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制度。

  证监会随后表示,注册制改革将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原则,处理好改革的节奏、力度与市场可承受度的关系;坚持统筹协调、守住底线的原则,及时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此外,证监会表示,注册制改革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目前业内普遍预期注册制可能最快在明年中落地。

  2 救市政策频出

  年中A股突然暴跌,短短一个月时间,沪指最大跌幅高达34.8%。在此期间,监管层频繁出手护盘。

  7月4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1家券商联合公告。21家券商以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在7月3日余额基础上,21券商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

  7月8日,人民银行发表《关于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声明》,积极协助中证金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

  7月8日,证监会宣布,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等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并鼓励其增持。国资委也鼓励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增持。

  7月9日,人民银行根据中证金的需求向其提供了充足的再贷款,同时批准中证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债券。

  3 央行多次降准降息

  今年,央行四次降准、五次降息,让整个市场的融资成本下降。截至10月24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

  机构认为,今年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给A股造就了良好的资金面,这也是市场上半年持续走强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促发了市场年中大跌后的企稳反弹。

  展望2016年,海通证券预测明年顶多有两次左右降息,远不如2015年的5次。准备金率下调空间依然巨大,预测2016年或继续降准4到5次,但主要对冲资金流出,没有降息作用大。未来利率下行空间有限,A股格局将从过去几年估值提升的快牛演变为以企业盈利为主要驱动的慢牛。

  4 养老金入市获批

  8月23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正式颁布,意味着市场期待已久的养老金入市有了重大进展。

  《办法》划定了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拟规定养老基金限于境内投资,限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

  2014年末全国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56万亿元。以去年养老基金累计结余为基数进行推算,将可以动用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股票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养老金入市有利于通过合理投资实现保值增值,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投资者的结构,引导价值投资回归。

  5 国企改革顶层 设计方案出台

  9月13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国资委表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

  在市场看来,随着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国企改革全面铺开,将提升A股国企公司的估值水平,国企改革概念股将成为市场热点,混改仍然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有望掀起国有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浪潮,或将撬动万亿市值。目前,核电、航空、航运、军工、铁路等五大行业的重组预期最高。

  6 国务院敲定 资本市场五大任务

  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资本市场发展的五大任务。会议就改革金融体制、优化金融结构、发展直接融资提出了五项重点措施,包括:完善股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加强中介机构监管、促进投融资均衡发展、强化监管及风险防控等。其中明确列出了建立上交所战略新兴板、增大新三板挂牌规模、研究推出创业板转板试点、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研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逐步扩大长期资金投资、严打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具体工作。

  业内认为,此举将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转型、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股票市场发展也将迎来更多改革红利。

  7 金融反腐出重拳

  有评论说,2015年中国反腐工作最新最猛的“一把火”,烧在了金融领域。9月16日,中纪委发布消息称,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引发市场震惊。10月13日,国务院免去张育军证监会主席助理职务。10月底,中央巡视组陆续进驻包括证监会、中信集团等在内的金融机构,金融反腐力度加大。

  11月13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姚刚也成为今年金融系统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截至12月16日,证监会、银监会、银行、保险等系统均有问题官员落马。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立案查处银行高管12人,其中副行长及以上级别8人;券商高管15人,另有3人失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证监会官员中也有8人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等落马。截至目前,2015年“金融圈”累计落马(失联)官员38人。

  8 证监会严打 内幕交易

  11月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泽熙投资法人徐翔因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近日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根据证监会的信息,截至8月7日,证监会依法对20起涉及内幕交易股票案件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共计逾1600万元。此后几个月,对内幕交易的查处力度有增无减。9月,包括总经理程博明在内,中信证券多名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公安机关要求接受调查。

  10月30日,证监会宣布拟对8宗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内幕交易案件占据半数。其中,涉及内幕交易博云新材、东方铁塔、黄河旋风的李某捷及罗某阳、罗某颖兄弟不仅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还将面临终生市场禁入的严厉处罚。

  9 A股熔断机制发布

  在经历了年中的市场暴跌后,市场呼吁的熔断机制日前出台。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熔断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采用5%和7%两档阈值,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发布的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对于征求意见稿做了相应调整。将触发5%暂停交易30分钟缩短为暂停15分钟;相应的,将14:30及之后触发5%暂停交易至收市,改为自14:45及之后触发5%暂停交易至收市。

  证监会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为市场在大幅波动时提供“冷静期”,有助于市场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

  10 险资举牌潮四起

  近期险资在二级市场疯狂扫货,引发市场震惊。临近年底部分险资更是频繁出手,如安邦保险一周举牌7家公司。

  其中“万宝之争”最为引人关注。从今年7月至12月,包括钜盛华、前海人寿在内的宝能系连续举牌万科,并借此超越第一大股东华润。截至目前,宝能系总计持有万科26.81亿股,占总股本的24.26%;安邦持有6.83亿股,占总股本的6.18%。华润及盈安合伙持有21.4亿股,占总股本19.37%。不过由于安邦表态支持万科管理层,万科、安邦一方持有27.37%万科股份,超过宝能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共有安邦保险、生命人寿等10家保险公司参与二级市场扫货,合计动用资金超过千亿元。其中,富德生命人寿动用资金678亿元,高居首位,前海人寿、安邦保险、中国人保等动用资金均超过百亿元。从行业来看,举牌的行业有房地产、商业贸易、银行、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公用事业等。(深圳商报)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