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投资勿踩四个心理地雷

文 / 芳芳 来源:亚汇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产业的蓬勃发展、金融改革逐渐深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落实。我国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投资产品,债券、期货、期权、现货等等,使广大投资者如雾里看花。这些不断出现的投资品种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孕育而生,是我国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和金融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的标志。这意味着我国的可投资渠道愈加多元化,富裕起来的国人可以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慎重选择投资。多年来已经习惯于银行存款和国库券,刚刚对股票有些初步认识的中国投资者,第一次面对自己做主,风险自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与其配套的多元化投资环境,真的准备好了么?

  这次先介绍四个投资心理地雷:对比效应、现成偏误、马后炮及禀赋效应。

1.jpg

  对比效应——捡便宜货

  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对比效应”地雷,最常见是看到大减价,货品打折后相对原价平一截。例如近期大热的某品牌洗衣机,原价闲闲地过五千大元,如果忽然推出七折优惠,便足以再次引发抢购热潮。但只要到百货公司走一圈,你会发现二千元左右的洗衣机,选择其实多的是。

  同样道理,放眼投资市场上,最常见发挥“对比效应”是跌市时,股民见心水股份较高位平了一截,就会忍不住出手捡便宜货。在大牛市遇上大涨小回情况,采用此策略无疑可以捡到便宜货。但当股市确认转势并持续寻底,股价便会低处未算低。除非你目标是优质股兼长线持有,否则即使心水股份价格较高位相对便宜一截,仍要留意大市走势才部署出手。

2.jpg

  现成偏误——凭印象解读

  在微信圈上会经常看到《医生不会告诉你,日吃三粒蒜头多活三十年》之类似是而非文章,这些文章最常用的技俩是引用一、两则极端事例,引伸为普遍现象的例证,令我们跌入“现成偏误”的思考陷阱。

  小散户心急作出投资决定,不时会被“现成偏误”这个心理地雷影响,例如早前李嘉诚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满天飞,导致不少投资者并不看好投资前景,纷纷退出股市,结果股市来了个惊天逆转。错判形势而尽沽手上股份的散户,就会错失往后升浪的获利机会。想克服这个思考陷阱,不妨多留意身边与你思考方法截然不同朋友的想法,学习从不同角度解读事物。

3.png

  不可靠的马后炮——自以为是

  大升市时过度亢奋,大跌市时过度悲观是一般散户的通病,亦令他们难以捕捉到低买高卖的机会,而马后炮思维正是引致这宿命的原因之一。千万别以为马后炮是那些“知少少、扮代表”的大叔、大婶专利,其实,马后炮是不分年龄的,有没有听过年轻一辈经常讲的“我一早就知他会赢啦”的马后炮说话。

  习惯以马后炮方式思考,最大危机是令我们相信世事必定按着自己认定的某种轨迹发展。当遇到大跌市,我们就会顺着股市暴跌等于经济崩溃方向推论,加上自己对前景的恐惧,结果只够胆以贱价沽货而不敢入市。当年,香港的金融海啸便是好例子,当年有不少人悲观地认为全球经济就此玩完,想不到在量化宽松下,美、日股市极速反弹。想戒甩马后炮思维,最有效方法是每当遇到大事件时写低自己的看法及估计后续发展,之后回看自己的预计,你便会发现自己并非一位出色的趋势大师,日后便会更审慎判断经济形势。

4.jpg

  禀赋效应——不愿放手

  禀赋效应此名词看似深不可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购入一样心头好,主观上会不自觉高估了这件对象的价值。例如某品牌手机刚推出时,FANS们几经辛苦买到高价买到,即使这款手机价钱已被炒高数倍,FANS仍不为所动,结果厂商大量出货令价钱急降,这款手机便沦为“不值钱”。

  我们作出投资决策时,亦会被不愿放手心魔所左右。比如,近日股市急升,总有朋友在打锣问人现在是否是沽出由早年持有至今“蟹货”的时机。看看这些“小”股民,正因为他们不舍得放手,宁愿选择继续死守,期待翻身的一天。先不谈“蟹货”能否翻身,被“蟹货”死锁的资金,已令散户错失多次投资机会。要战胜禀赋效应,就要牢记着投资入门法则,千万别与股票谈恋爱,让自己可以更冷静调整投资部署。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