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决议前瞻:特朗普关税政策下的政策僵局与博弈
文 / 慧雅
2025-05-07 15:27:16
来源:亚汇网
市场普遍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把利率区间维持在4.25%-4.5%不变。这将使信用卡、汽车贷款、房屋净值信用额度(HELOC)等借贷成本继续维持在高位。
当美联储决定如何调整利率以管理美国经济时,通常数据本身就能给出明确信号。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商业活动戛然而止,政策制定者迅速降息以应对;两年后,当通胀飙升至40年来新高、就业市场火热时,美联储则加息以给经济降温、抑制物价上涨。但这样的日子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经济学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正在扰乱企业、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不仅威胁到招聘和消费,还增加了经济衰退的风险。与此同时,关税的提高正在推高进口商品和原材料的成本,这可能导致全美范围内的价格上涨。
这可能使美联储的两大职责——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相互冲突。而且,在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的背景下,局势更显紧张。如果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和就业前景都需要救助,美联储下一步的举措可能将取决于各官员如何解读数据,这种主观性可能使其面临更多外界审视。
政策声明与鲍威尔表态
摩根大通预计,美联储将维持政策不变,声明措辞亦无实质性调整。该银行表示,政策不变的原因很清楚,即使在“解放日”之后,美联储官员也强调了等待再行动的好处。摩根大通预计此次决定不会出现异议,虽然美联储理事沃勒变得更加鸽派,但他最近的言论并未为先发制人的政策宽松提供依据。摩根大通表示,在随后的声明中,劳动力市场“稳健”和通胀“略高于目标”的表述可能保留。
但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或下调经济活动评估,将“持续稳健扩张”改为“增速放缓”。此外,FOMC可能强调“双重使命面临的风险上升”。此外,“解放日”并没有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摩根大通详细指出,FOMC是想继续强调不确定性“已进一步增加”,还是采用类似“仍高度不确定”的措辞,这是一个难以判断的问题。
关于前瞻性指引,声明预计将保留现有措辞不变
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提供的主要信息很可能重复“FOMC已做好充分准备,在获得更清晰的信息之前不改变政策”的说法。
经济形势分析
目前很多焦点集中在特朗普关税的影响上,以及这种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已经渗透到经济中。“软数据”和“硬数据”目前显示出差异,尽管美国第一季度GDP滑入萎缩区域,但劳动力数据一直坚实,尚未出现明显疲软。
总体而言,“硬数据”仍具韧性,“软数据”则描绘出不同图景,但美联储似乎并不担心这一点,除非这些趋势开始反映在“硬数据”上。在通胀方面,最新CPI和PCE数据显示出温和下行趋势,符合摩根士丹利的预期。
高盛经济学家在其FOMC前瞻报告中提出了2个关键点。首先是“软数据”VS“硬数据”。当前数据走势呈现出典型的事件驱动型放缓特征:调查类“软数据”迅速恶化,尤其是对未来前景的预期;而通常滞后约三个月的“硬数据”尚未全面走弱。尽管“软数据”表现低迷,但美联储官员和投资者都清楚过去几年“软数据”曾错误预警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因此他们希望看到更多来自劳动力市场等“硬数据”的支持后再考虑降息。
第二是更高的降息门槛。高盛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4.25%-4.50%)不会改变,美联储也不会对资产负债表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相比2019年贸易摩擦时期连续三次降息的情况,当前美联储设定了更高的降息门槛。考虑到当前通胀和通胀预期较高,美联储将要求更有力的证据表明经济放缓和降息必要性才会行动。
内部分歧与特朗普施压
在本次会议之前,包括主席鲍威尔在内的许多人,坚持“等待政策明朗化”。然而,包括沃勒在内的其他有影响力的官员已倾向于鸽派,同时特朗普继续向美联储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其降息,他不断强调美联储行动太慢。
多数官员认为,对等关税将推高通胀并抑制增长,但沃勒称关税影响“暂时”,而降息可能由失业率上升触发。沃勒警告称,如果美联储等到新政策反映到“硬数据”中时再行动,可能为时已晚。
美联储也一直强调,他们高度关注长期通胀预期,但迄今为止,通胀预期依然稳定——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关于当前货币政策立场,许多官员将当前的政策立场描述为“适度紧缩”,而沃勒则认为是“显着紧缩”。另外,也有人认为是“明显紧缩”。
美联储将按兵不动多久?
自美联储3月会议以来,多位FOMC成员表达了与鲍威尔相同的看法,即“目前我们处于有利位置,可以等待更清晰的信号后再考虑对政策立场作出调整。”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说,她“宁愿慢一点、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也不愿快速走错方向。”
尽管由于不确定性加剧和通胀高于目标,目前降息的门槛较高,但部分成员透露了FOMC可能调整政策的条件。哈马克表示,如果6月能获得“明确而有说服力的数据”,FOMC可能会调整利率,但她补充说,他们会在“确定正确方向后”采取行动。沃勒理事称,在更大规模的关税情境下,他“倾向于比之前预期更早、更大幅度地降息”,而在小规模关税情境下,他则“支持有限的货币政策回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表示,如果他们能明确识别关税的次轮效应,他会“认为用货币政策对冲这些效应是合适的。”
一些成员指出,从理论上讲,关税应只会带来一次性物价上涨,但多人也表达了与鲍威尔相同的担忧,即“通胀的影响可能更持久。”在讨论关税如何可能导致更持久的通胀上升时,美联储官员们提到了供应链中断、高通胀时期可能导致的通胀预期失控,以及次轮效应等风险。包括鲍威尔在内的一些成员提到,近期部分调查和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有所上升,但他们指出,长期通胀预期仍然表现稳固。
尽管消费者信心跌至2022年以来的低点,但最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个人消费支出(PCE)指数报告显示,通胀已逐步接近2%目标。失业率也维持在预期水平,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美国新增就业超过50万个。
“软数据,比如商业和消费者信心,已经全线下滑,但硬数据,比如消费支出和就业表现依然相当稳健,”麦克布莱德说。
根据CME集团的FedWatch工具,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今年将进行四次25个基点的降息,从6月开始启动。“大家都在为更高的物价做准备,不确定性和实际关税本身都对经济增长构成风险,”麦克布莱德说,“只是这些风险现在还没完全体现在数据中,但迟早会出现。”
美联储可能难以避开政治漩涡
特朗普近期缓和了对美联储的攻击,他在称鲍威尔为“头号失败者”,并表示其“离职越快越好”后,又说自己“无意”解雇鲍威尔。然而,如果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可能会再次陷入与白宫的对抗,尤其如果鲍威尔暗示当前关税政策是维持高利率的原因。
“对于鲍威尔主席来说,要在不显得批评白宫的情况下应对这种局面非常困难,”赖因哈特说,“经济前景就是政治经济前景,你的经济预测取决于政治当局的行动。”
即使在正常时期,向公众清晰解释货币政策的复杂过程,对美联储来说也是一大挑战。美联储可能还需要解释,为什么即便在经济放缓时仍保持高利率。上一次美联储在抗击通胀时引发衰退,曾面临公众和白宫的强烈愤怒。
“这个机构(美联储)确实存在风险。如果特朗普成功把这个神秘组织当作替罪羊,而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他也可以借此转移关税问题的责任,”托马斯·J·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Thomas J. Wat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临时主任、政治学教授温迪·席勒(Wendy Schiller)这样说道。
席勒表示,高利率确实让特朗普想将工厂带回美国的努力面临挑战,但降息恐怕也不是解决方案。“不仅企业无法一夜之间把工厂迁回来,而且它们背负了大量债务,这些债务以前很便宜,”席勒说,
“短期内,特朗普的策略似乎是搅局并指责美联储,但降息会引发通胀,消费者会发现一切都变得更贵。”
(亚汇网编辑: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