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动态
欧洲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但未能跟上美国的涨幅。本周欧洲经济数据的亮点是周二公布的ZEW投资者情绪指数。本周至少有10次欧洲央行官员讲话,市场将关注他们是否会维持鸽派立场。欧元区基准德国国债收益率升至一个月高位,市场对欧洲央行降息的预期大幅下降。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施纳贝尔表示,央行应停止降息,因为全球经济动荡正在推高价格压力,通胀可能在中期内超过2%的目标。中美贸易会谈联合声明利好市场冒险情绪。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6.5个基点至2.62%,为4月11日以来最高水平。市场预计欧洲央行12月存款利率为1.75%,高于此前预计的1.55%至1.67%。贝伦贝格首席经济学家施密丁认为,中美贸易协议可能为更多贸易协定铺平道路,包括与欧洲的协议。施密丁还指出,欧元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初将经历一段非常缓慢的增长期。本周美国将发布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销售数据,以显示关税的初步影响。
英国央行动态
在英国央行最新利率决议背后,一场关于经济前景判断的激烈博弈正在上演。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晋委员泰勒周一在伦敦国王学院的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他为何在上周利率会议上孤军奋战,主张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的深层考量。这位新委员描绘了一幅令人忧心的经济图景:国际贸易形势正在以"极具风险"的方式恶化,而国内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下,英国经济可能面临"完美风暴"。与泰勒的危机叙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副总裁隆巴尔代利和委员格林在内的"稳健派"立场。虽然他们也支持降息,但坚持25个基点的温和幅度。格林在同期举行的研讨会上直言:"工资和通胀指标虽然方向正确,但绝对水平仍然过高。"这位以鹰派著称的委员特别表达了对公众通胀预期上升的深度忧虑。
上周英国央行最终以5:4的微弱优势通过降息25个基点至4.25%的决议,这一接近分裂的投票结果本身就诉说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票决分布极具戏剧性:泰勒与另一位委员主张降息至4%的激进方案;出人意料的是,另有两位委员甚至反对任何降息;而剩余五位则支持折中的25个基点调整。这种三分天下的投票格局,折射出货币政策委员会面临的"三重困境":既要防范贸易战带来的外部冲击,又要警惕国内通胀压力死灰复燃,同时还必须兼顾政策的前瞻性与公信力。泰勒作为新委员展现出的悲观基调,与资深委员们更为平衡的评估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代际差异或许暗示着央行思维范式正在经历微妙转变。
(亚汇网编辑: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