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美国到底加不加息:前有鲍威尔说继续宽松 后有美国财长说应该加息?

文 / 阿丽塔 2021-05-06 15:38:33 来源:亚汇网

市场吓坏了

  美国财长耶伦,也是前任美联储主席。

  最近,竟然出来说,通胀有点厉害,美国刺激下去可能要考虑加息。

  这不,市场一下子炸锅了。主要是2个因素:

  市场一直怀疑,美联储可能随时加息——我靠,你一个财长竟然说了出来;

  耶伦可是财长,加息是鲍威尔负责的美联储的事情——美联储到底听谁的?

  自从大聪明川普上台以来,我们中国人算是长见识了。

  说好的自由市场,说好的普世价值,最后都可以说撕毁就撕毁,说干预就干预。

  试问,节操是何物,只见满地碎啊。

  更关键的是,又虚伪,又双标。

  耶伦的话一出,市场巨震,老太赶紧出来澄清:

  我并没有预测或建议加息。不预期通胀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成为一个问题的话,美联储会解决的。我是美联储独立性的坚定信徒,如果有人欣赏美联储独立性的话,我想那个人就是我。

  很明显,撒谎时可以义正言辞,这是成为大人物的前提啊。

  更为讽刺的是,前一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在说,宽松还要继续,现在还不是收紧货币水龙头的时候。

  额………

  这种前后矛盾,甚至是一个政府两种声音,市场会怎么想?

  你不要天天说宽松,最后突然来一波收紧,那就要命了。

  也是,现在是什么都在涨,全球市场每天讨论的话题就是“买什么”。到处都是钱,到处都是疯狂,真要收紧了,那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

  那么,美国到底加不加息呢?

  答案是:不重要!

  一般大家比较会敏感于利率,这个东西确实是相当重要。

  然而,我们此前说过,全球资产的锚不是美国联邦基准利率,而是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

  联邦基准利率是0,这是一回事;可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水平是多少,是另一回事。

  我们打个比方来帮助大家理解,国内央妈利率下降,和你根据LPR去银行贷款的利率对比,是两码事。

  这就像加拿大近期在整顿楼市泡沫,确确实实在想通过加息来刺破这个风险。

  然而,真正引发加拿大楼市降温的,是加拿大央妈开始进行缩表。

  加拿大央妈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央妈资产负债表缩减了17%左右。

  市场一下子没有那么多抵押品,也就没有办法促使加拿大的商业银行凭着抵押品对外放贷,自然也就楼市歇菜了。

  这就有点像我们国内,央妈现在利率没变,可是商业银行对外放贷要求一严格,马上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就飙升了。

  事实上,美国的问题,也是类似的逻辑。

  此前A森多篇文章提示过,去年疫情后,全球贸易中断,大多数国家没法对美国进行正常的出口赚美元的经济活动。

  导致的结果是,美联储只能自己去购买美国新增国债,差不多买了新增国债的45%左右,体量惊人。

  也恰恰是这个举动,让美股、美房、企业债、比特币等都有了巨大的流动性去炒作。

  尽管眼下大家都在讨论加息问题,其实,真正可怕的是美联储也像加拿大那样开始缩减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即,削减QE。

  只要美联储正式开始削减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那么,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就会陡然紧张。

  大量美国国债找不到买家,会引发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引发全球融资成本抬高,进而带动全球资产价格出现巨震。

  所以,不要只看着加息,QE就可以是要命的事情!

  ———————————

  然而,现在有一项研究可能会打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英国近期的统计报告显示,所谓的群体免疫,是扯淡了。

  中招的人群中,大约1/4的人有后遗症,是不能立马去上班的,也就是失去了劳动能力。

  对应美国已经披露的得病人数,如果也适用1/4这个比例的话,差不多是800多万人失去了劳动能力。

  那么,800多万人是什么含义?当前,鲍威尔一直说,要把失业率从现有水平降低到疫情前的水平,对应的人数,就是再增加800多万人的就业。

  这下尴尬了~

  这也就意味着,其实,现在的美国失业率已经非常接近当前疫情水平下的失业率极限了。

  因为,抛开很多人不想上班拿福利之外,大量有着新冠后遗症的劳动力是不可能回去上班的。

  所以,美联储现在拼命买债放水的做法,等同于进一步吹大泡泡,进一步放大通胀。

  从这个角度来说,耶伦的话,并没有毛病。只不过,她不能说罢了。

  换个角度来说,鲍威尔其实应该立即马上停止宽松,尽快削减QE,不能放任通胀和经济过热了。

  因为,失业率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了,再怎么刺激也是下跌幅度有限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一波刺激,一开始是财富效应,可以提振就业和收入;可越到后面,效果越差,就会出现物价效应,那就是通胀。

  而鲍威尔现在正站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他真的会去聆听市场的呐喊吗?

  显然不会!因为,他要连任!

  除此之外,大聪明川普刚刚搞了自己的专属社交平台,美国等同于出现“双总统”模式。

  鲍威尔要混下去,就只能抱拜登的大腿,拼命刺激。

  直到物价涨到亲娘也不认识了,他才会收手。

  而且,这轮收手,不可能是因为就业问题收紧货币,只可能是物价问题引发。

  这其实也就意味着,经济过热后的大萧条不远了。

  ———————————

  就近期个人操作上,我的思路是:

  一、大A

  PPI快速上行期间,继续持有行业景气的板块。

  继续持有家电、芯片、面板、券商、军工、碳中和、5G核心资产、机械。

  总结自己近期持仓思路变化:

  海外疫情飙升,引发外资快速流入;

  继续看多后市,大A本轮行情没有结束,继续研判大A是“M型”走势;

  面板独立行情还会延续;

  看好“红五月”大反攻。

  二、楼市

  目前热门城市基本上大多进入了疯牛的尾部,有垃圾房的可以趁机尽快出清;

  热门城市已经进入初熊行情前半程,避让风险,开始为下半年加仓做前期准备;

  节后存在更大规模和力度的调控。

  三、贵金属

  贵金属作为长期战略资产,继续持有去年3月抄底建立的白银仓位,继续持有此前的黄金仓位,坚持中长期布局策略。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