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合作银行:沃伦是对的, 鲍威尔和他领导的整个美联储都很危险
文 / 林雪
2021-10-01 16:32:20
来源:亚汇网
一团乱麻
通胀担忧在欧洲市场愈演愈烈,天然气价格直线上涨(涨12%),随后下跌,最终小幅上涨。这突显了全球能源综合体的不稳定,以及由于不稳定造成的连锁反应。唯一的“保证”来自克里姆林宫,俄罗斯表示,尽管对欧盟的天然气输送量会进一步下降,但这是暂时的,俄罗斯“将永远不会用天然气来当作武器。那么欧洲打算什么时候签署北溪二号的输送协议呢?”。
华盛顿方面又爆出了很多消息。美国财长耶伦强调,美国政府的现金10月18日就将耗尽,届时美国政府将关门,而且债务是“可能违约”的,这将是一场灾难。
当然这一切皆可避免,只要民主党能够通过“和解”的方式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就行了。民主党人需要先党内投票通过这个方案,然后,即便共和党人强力阻挠,法案也是可以通过的。但问题来了:即便这至多只需要几周痛苦的委员会内部讨论,民主党人也不想这么做。债务上限法案可以与其他法案捆绑推进,但是民主党人对此则没有投票权。
此外,党内的进步派人士反对两党讨论的1.2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其中包括了着名的网红议员AOC(Alexandria Ocasio-Cortez)。她没有党派之分,只喜欢玩文字游戏。盖德·萨德(Gad Saad)嘲讽她的名字,叫她“Occasional Cortex”。两党都很少出现像她这样的议员。温和派也不会为3.5万亿的重建法案投票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证词透露出,他倾向于承认自己不了解当前的全球供应链情况。鲍威尔强调,通胀飙升的背后,物流问题实际上已经恶化了,与今年早些时候相比,影响更广,且更结构性,但他又指出这仍然是局部的、小范围的问题,并且在可见的未来影响逐步减弱。
如果读者有阅读供应链相关的新闻,就会发现物流公司的思考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假设美国的刺激法案最终得到通过,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会说,(刺激法案解决不了供应链问题,)需求必须降低才能解决当前的供应问题。
鲍威尔的立场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美联储内部官员交易股票的丑闻也在透支人们对美联储的信任。此前参议员沃伦曾公开表示反对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并称他是危险人物。沃伦指责鲍威尔一直在淡化隐藏在债券、贷款、衍生品、加密货币和量化宽松政策之中的危机,而他对后金融危机的银行监管轻描淡写的态度。
沃伦还认为或许美联储应将罗森格伦、卡普兰和鲍威尔一网打尽。另有一名参议员提出了一项旨在禁止美联储官员交易股票的法案。
难逃厄运?
假设债务上限获得通过以避免灾难发生,那继续财政刺激的机会有多大?供应链混乱将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美联储已经有两位官员在鲍威尔任内离任,即使他再获得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一职的任命,美联储仍将处于阴霾之下。
鲍威尔主席没有承认供应链问题是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的,且不会在几日、几周或者几个月,而是几年内才能得到解决。即使选出一位新的美联储领导人,这人或许会比鲍威尔更乐于接受监管,但同时也可能更喜欢量化宽松和现代货币理论。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如果工资没有得到增长,当前的通胀会严重破坏需求,要看到当前美国房屋价格的增速达到同比20%!正如荷兰合作银行的利率策略团队指出的那样,目前收益率曲线不是太陡峭,而是太平坦了。
事实上,鉴于当前社会经济的背景,这种需求破坏将不仅仅是破坏GDP增长那么简单。想想看,将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供应冲击引发的经济衰退放到当前的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情况?
因此,即便是债务缠身的经济体,政府也可以通过补贴能源价格及消费信贷来推迟这种需求破坏的情况发生。请试想一下,假设当前的环境是一口大锅,向锅里加入更多的QE,或者加入更多带收益率曲线控制的现代货币理论,再充分搅拌它,会出现什么可怕的情况呢?
这是疫情时代之前“新常态”的收益曲线平滑的论点。除非新的供应链能够应对当前、甚至是未来数年以后的需求,否则这次的通胀将保持在结构性的高位。
即便如此,人们仍可以支持降低债券收益率,因为政府和央行最终也不会允许市场指出他们错了:想想提到“绿色转型”时那些迫在眉睫的能源补贴;想想拉加德说的欧元区外围收益率,它们明显是基于基本面的政策在起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于外汇汇率意味着什么又是另一回事,这取决于谁真正控制了供应链。
如果我们的供应链正如供应链专家所说的那样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并且存在连环影响的风险的话,最终或许会出现军队出面运送燃料的情况。
事情变糟的速度非常快:谁还记得9个月前天然气的价格?而且事情不会像央行想的那么简单——价格只抬升一点点,需求稍稍回落一点,几个月之后就完好如初了。如果把物流问题考虑的和担心全球温度抬升3~4摄氏度一样重要,商品价格会变得更加贵,人民会更加穷,甚至欠债。
是的,如果愿意的话,人们可以在这种背景下选择抑制债券的价格——而且很可能会这么做。同理外汇汇率也可以这么操作,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了。到最后,全球就不会剩下多少真正的纯粹市场。
举个例子,1994年的俄罗斯,莫斯科想要提高当时用来当作地铁车票的某种塑料zhetons的价格。谣言一出,全市场的zhetons都被人买完了。没有人能够坐地铁了,因为票的原料都没了。莫斯科当局只能从海外高价订购这种塑料,因为当地已经没有任何的供应,而且卢布当时大幅贬值。本应当是提高收入的操作,最终却导致亏损,还推高了出行成本,还在莫斯科引发了其他的连锁反应。
所以,结论是,沃伦说得对。鲍威尔非常危险,他管理的美联储也是,整个国会也是,其他央行也是。全球新自由主义者痴迷的自由市场规模经济,近期成本控制,以及垄断集团对寡头集中化的痴迷,它们都很危险。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政策应对措施,未来对所有人来说都可能变得非常危险——这不像市场无休止谈论的那么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