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海外基金相关消息:2022首届SEE基金会公益发展论坛 “双碳”目标下企业与社会组织更需主动作为

文 / 若雨 2022-11-03 21:56:40 来源:亚汇网

   “双碳”目标已正式提出两周年。在助力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方面,企业及公益组织是重要的参与者,在创造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日,主题为“创新价值.绿色繁荣”的2022首届SEE基金会公益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共同围绕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企业家群体共建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等议题积极展开了主旨演讲、对话分享,为推动环保公益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指出,“双碳”目标基于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和能源低碳转型,其科学基础是坚实的。它也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双碳”目标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需要深度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更多的企业参与。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表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在世界各国形成了广泛共识。全球已有超过一百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承诺碳中和。但由于能源供应紧缺、经济和市场动荡、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等多重因素,导致全球主要经济体将重心转向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的保障。当前全球的气候和环保工作出现“失焦”,希望通过不断提升全民的意识,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下抓住全球减排最关键的十年。如果这个十年没有抓住的话,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1.5℃甚至2℃的目标都将落空。

   “现在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候,但相对未来可能也是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指出,说到最好的时候,首先公益组织被重视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其次,公益组织在多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产生了一批比较成熟的明星组织,他们有自己的专业、有自己的领域,形成了推动环保的独特视角。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环保公益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公益组织面临转型问题,社会对环保公益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公益组织以专业能力解决社会中普遍的问题,这对公益组织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说环保公益组织面临转型问题,转型无疑是困难的。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晋军经过调研也发现,很多环保公益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三种不确定性,首先是个人发展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很多环保的志愿者难以把环保作为一项职业,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是机构成长的不确定性,难以吸引专业人士,业务升级举步维艰;最后是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伙伴难以进行长期规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甚至得过且过。为了打破低水平循环,破解行业发展的确定性难题。过去十年,SEE基金会的基石项目创绿家和劲草同行在行业支持板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十年,更多的行业支持项目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杨彪表示,历经十四年,SEE基金会支持的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已经超过900家,通过各类环保项目带动了近8亿人次参与了环保行动。SEE基金会帮助机构本土化,让它们持续更好地发展,带动企业家和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联动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公众多方参与,实现社会共享。

   杨彪告诉,目前SEE基金会正在针对公益伙伴采用行业扶持的手法,用商业手段进行推动,或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开展相应的项目。未来几年是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布局和行动的关键时期,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公益领域,让更多的公益伙伴健康成长、快速升级,从而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就变成了现在必须面对的一个新任务和新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总结发挥好前十几年项目中的工作经验,也需要开辟新的路径,为多方力量参与公益行动生产出更多的稳定预期。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