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行情有反复之时,投资者的内心总会荡起涟漪,不知道这次的“反转”是昙花一现,还是开启了新的趋势。总之,对未来的投资部署充满了踌躇之意。
不过,也有小伙伴表示,有了定投,自然无惧任何行情;定投,就是投资中的“躺赢之道”!
但是,还是必须要向大家强调的是,定投能够很好地帮助投资者们在震荡行情下坚定长期持有,但它不是“万金油”、不是“制胜法宝”、更不是“傻瓜式投资”,更不是在各类上设置智能定投后就能高枕无忧。反而,我们需要在定投中“坚守纪律”,这样才能让定投的效能发挥到最大,提高投资的制胜率!
切忌将定投理解为“逢低加仓”
最重要的最先说。
在之前介绍定投时,提到了一点为“定投是定期、定额分批入场,如此便在行情下行时有机会积累更多的筹码”。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选择性倾听,将其理解成,“定投是行情下行时入场,积累更多筹码”。
朋友们,如果定投仅仅是“逢低加仓”,那和择时抄底有何区别?一不留神,又会陷入“追涨杀跌”的怪圈。这样的操作,和定投“弱化择时”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的间隔时间、用固定的金额去投资固定的基金。说白了,定投可以让我们一直待在市场里面,不用去研究何时入场。
坚持长期定投
不少刚刚接触基金定投的投资者,会表现得像投资股票一样,在每个交易日收盘之时都要来查看一下基金净值。如果在短期内基金收益没有达到理想值,就开始质疑定投的有效性或者是持有基金的质地。长期持有的决心,就很容易被动摇了。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想持有一支股票十年,那就连十分钟也不要持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基金定投。定投之所以需要坚持长期投资,本身就在于它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避开择时,将投资长期化的结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定投的功能在于震荡市场下,不断摊低平均成本。一旦市场回暖,基金净值开始上涨,便能相对快速的实现回本并获利。
对于投资者而言,只要自己持有的基金没有出现基本面上的变化,那么在暂时还未达到自己设定的止盈点时,只需要简单地坚持按期投入就好了。
纪律止盈
在投资中,止盈比止损更难!
当我们看到持有的基金净值连续上涨时,本能地会产生追逐更丰厚收益的渴望。但市场的风浪总是不期而至,反转可能就在一夜之间。如果不会合理止盈的话,不仅会让前期的收益在一次风浪中被侵蚀,更会导致资金长期在同一标的上盘桓,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所以,设立止盈点,也是为自己的投资树立一个小目标吧。在量化的指引下,朋友们的投资路径或将更加清晰。
问题来了,量化的指标设立一定要科学哦!如果给自己设定的年化收益是100%或者更高,显然把投资难度拔高了好几个档次。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数据作为参考,如通货膨胀率等。
在此为大家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指标,那就是M2——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如果说基金收益超过了货币的增长量,那么就是从严格意义上完成了保值和增值。
闲钱投资
其实这个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论朋友们选择何种类别的投资标的、选择怎样的投资模式,都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让投资账户的“涨跌”影响到日常生活。
而定投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程序化”的动作应该在每期都如实落地。换句话,在定投期间内,定期投入固定基金的固定金额,不能中断。有的小伙伴,把每个月的流动资金全部用来定投,属实没必要。毕竟生活中也总会有一些紧急事件需要资金支援,而每个月的账单日更成为令人“进退两难”的强制赎回日了——账户浮盈,舍不得赎回;账户浮亏,更舍不得赎回,这些可都是日后反弹的筹码呐。
基金定投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如果对未来资金流估计不足,可能造成基金定投的中断。因此,在正式开启基金定投之后,需要仔细分析自己的收支情况,并预留出3-6个月的应急资金,然后以选定金额进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