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两个月的上涨,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思考,市场现在的位置在哪里,适不适合加仓了。
对于市场所处阶段的判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两个比较实用的指标:股权风险溢价和市盈率指标。
股权风险溢价
由于股票资产的风险高于无风险的债券,市场需要对持有的这类高风险资产进行一定的收益补偿,因此,股票回报率超过债券回报率的部分,就是股权风险溢价,又叫股债利差。
简单一点理解,股权风险溢价,就是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或组合的收益率,减去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差值。
这个差值越高,说明给予的风险补偿越高,那么股票类资产的吸引力就越大。
因此资深的投资者会借助股权风险溢价这一指标,来衡量股票类资产的性价比,大概地判断市场是机会大于风险,还是风险大于机会。
而针对“股权风险溢价=股票或组合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这个等式,在实践中,我们通常以市盈率的倒数来衡量股票类资产未来的潜在收益水平,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衡量无风险收益。
也就是说,当股权风险溢价率处于较高的位置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股票资产的配置价值。沪深300当前的ERP(即股权风险溢价)为4.96%,虽然较4月时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性价比区间。市盈率
市盈率指标大家比较熟悉,那从市盈率来看,当前市场反弹到什么水平了?当前沪深300指数pe是12.83,近三年估值百分位仍处于平均值以下,估值并不算贵。
另外,上证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中证800指数的估值都位于近年来(甚至是历史)低位附近,不难看出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性价比依然很高。
现在还能加仓吗?
行情的火热演绎,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当前反弹来到什么位置?3400点还适合看多吗?基金投资应该进还是退?
当前时点去猜一个短期的“顶”或“底”并没有太大意义,尤其是不要轻易跟随评论区的悲观言论人云亦云。近期的市场已经向我们证明了,短期的涨跌根本就无法预判,上证指数在一片看空的哀嚎中走出底部强势拉升,让部分离场观望想“抄底”的投资者严重踏空。
除非你比较肯定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如果仅仅是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并不该成为立刻离场的理由,毕竟当下的A股无论是考虑估值还是股债收益比,都是处于“有可为”的位置。即便短期大概率仍有颠簸,需要重视板块、徐徐图之,但中长期布局的机会仍然值得重视。
而且说实话,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3400点左右的A股,长期来看的确不需要为了“套牢”发愁。
但如何操作还需要取决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状况。
如果持仓基金目前仍在亏损,而且经过分析和诊断本身问题不大,前期的下跌主要是市场和风格因素导致的,那么在低位割肉,大概率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如果基金刚回本只是小有盈利,则更需要警惕 “处置效应”的误区。所谓处置效应,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卖出赚钱的基金,而保留亏损的基金。但事实上,如果市场的上涨出现了惯性,“强者恒强”是时有发生的。
如果认为基金重仓板块目前的估值合理、未来应该还有上涨空间,则继续持有,毕竟如果最后只能取得一个近似于货基的收益率水平,那么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让自己劳神费力去承受权益基金的波动。
如果持仓基金中有不少赛道类主题基金,那么可能已经有投资者正在逐步实现前期设定的目标收益率。在此基础之上,如果感觉仓位过高,而且担心后续出现回调,也可以考虑分批赎回兑现收益,或者逐步转换到其他尚处于低位、有望补涨的方向。当然,即便是调仓也要分批进行,避免“两头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