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70后汪明任上海农商行党委副书记

文 / 小亚 2025-05-19 13:08:02 来源:亚汇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霜,李览青上海报道
5月19日上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召开干部会议,会上宣布汪明出任上海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这也意味着,待监管批复后,汪明或正式担任上海农商银行行长。
4月27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上海市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现任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拟提名任市管企业经理班子正职。
在今年4月原上海农商银行长顾建忠回归上海银行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后,汪明的任职批复意味着上海两家银行完成高管轮转。
汪明2018年开始任上海银行副行长,至今已经超过7年;2019年开始同时兼任上银基金董事长,于2022年9月离任。
“汪行长极富开拓精神,在工作中一直积极进取,责任感强,为人也很热情”,一位接近上海银行人士如此评价汪明。
汪明1975年4月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学士。现任上海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总法律顾问。曾任上海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兼重点客户部总经理,上海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上海银行同业金融部副总经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上海银行浦西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银行工会主席等职务。
在5月7日上海银行的业绩发布会上,顾建忠已经作为党委书记出席,而汪明作为副行长兼总法律顾问出席了会议。
在会上,汪明对目前上海银行的资产质量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上海银行始终强调以数字化转型作为主线来着力建设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的体系性、专业性和前瞻性。
他介绍道,过去两年来,上海银行持续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这些年上海银行围绕客户、机构、产品三大领域,构建起了企业级标准数据,升级了授信管理系统,引入了多维度外部数据,提炼风险特征,研发迭代监测模型,及时精准推送预警信号,经营单位基层客户经理更多根据提示的问题来落实贷后检查的要求,及时调整授信策略。
二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专业能力。围绕对风险看得全、看得清、管得住,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防止风险管理的漏出。当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上海银行从四个维度,即业务条线,大类资产,重点产品,重点机构做好全行信用风险监测、动态预警和精准处置。通过这些工作,这两年实现了两个转变:从以前比较注重资产质量的总量指标向更多关注结构性细项指标转变;从比较关注事后风险处置向事前事中不良生成主动工作去转变。
三是推进授信全流程优化工作。通过数据驱动,把每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力争做得更细更实。里面包括在信贷准入环节更好实现系统刚控。在尽调环节,更好运用标准化模板来识别风险;在审批环节,不断提升行业的专业能力;在贷后环节,根据行业客户产品,实现我们差异化管理。
长期以来,“稳”都是上海农商银行的关键词,但在净息差收窄、机构竞争下沉挤压等情况下,上海农商银行也存在一定压力。2024年该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有所下滑,其中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从2023年的0.93%降至2024年的0.8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11.34%降至2024年的10.35%,净息差从2023年的1.67%降至2024年的1.50%。
近期上海农商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5.60亿元,同比下降7.41%;实现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同比增长0.34%。
对此,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上海农商银行稳定息差最重要的是在负债端,由于上海整体资金环境较为充裕,资产端对营收的贡献潜力有限,因此息差管控的重心还是在负债成本管控上。通过打造交易银行为引擎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主动优化负债结构等措施,逐步压降高成本存款占比,过去三年存款付息率分别压降了5BPs、6BPs和17BPs,近三年累计下降28BPs。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