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预付式消费不能透支信任

文 / 小亚 2025-05-19 12:14:00 来源:亚汇网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健身、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多个领域盛行。这种先付费后享受服务的消费方式,虽为消费者带来优惠和便利,但也潜藏不少风险。比如,服务缩水、退费难、商家跑路等问题频发。这些乱象正不断透支着公众信任,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影响预付式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筑牢预付式消费权益保障的“防火墙”。首先,应持续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和职责,并加强合同条款的监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5月1日正式施行,直击“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举证难”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痛点堵点,通过法治手段划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红线,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屏障。其次,应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建立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商家经营状况。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借助“信用监管+”模式,将履约情况与企业征信紧密挂钩,倒逼企业规范经营。

  构建健康的市场生态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行业协会应建立健全黑名单共享机制。平台机构需定期发布商家信用评级,为消费者提供理性选择的依据。引入第三方保障机制至关重要,例如,建立预付资金托管制度,要求商家将预付资金存入第三方托管账户,确保资金安全。鼓励商家为消费者购买预付式消费保险,以便在商家出现问题时,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提升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亦不容忽视,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预付式消费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风险意识。

  让预付式消费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放心消费”,不仅考验监管的智慧,更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检验。从资金监管的技术革新到信用体系的制度重塑,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觉醒到行业自律价值的回归,唯有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共同体,才能打造更加公平、透明、安全的预付式消费环境,促进预付式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