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养老金怎么调整 养老金今年是否上涨?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前段时间的会议上,明确提出“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意味着2021年养老金将再次上涨。目前,我国基础养老金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截至2020年末,参保人数分别为4.57亿、5.42亿。此前提到的养老金16年连涨,是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但实际上城乡居民养老金也上涨了。如今,2021年也是同时上涨。
养老金能否上涨,和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GDP增长情况,2020年我国GDP增长2.3%,这为养老金上涨提供了基础。其次是物价上涨,CPI增长2.5%,物价高了,养老金上涨也是必然。第三是养老金余额充足,据了解,目前养老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可以足额发放。
最关键的还是要经济发展,这样财政收入增长,才能加大补助力度,比如2020年中央财政补助达到5800多亿元。另外,截至2020年底,央企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还有就是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也不错,2019年赚了663.86亿元。所以,整个养老金如果单靠缴纳的完全不够,还要靠财政补贴、央企划转、投资收益等等。
在这样的条件下,2021年职工基础养老金将迎来“17连涨”,从2005年开始,连续17年没有停止上涨,此前的上调幅度都在5%及以上。2021年预计上涨3%-5%,不会超过5%,受益的是2020年12月31日前的退休人员,大概在1.2亿人左右。此前,有报道称人均每月养老金在3300元左右,但很多人表示只有一两千。
养老金上调分为定额调整,这个是统一的,每个省所有人上涨额度一样,比如2020年西藏每人每月增加80元;挂钩调整和个人的缴费情况相关,一般缴费越多,时间越长,养老金上涨就越多,比如四川对于15年以下的每满1年增加1元/月,15年以上的每满1年增加2.5元/月。还有一个是倾斜调整,对于高龄、支援边远地区、因病致贫的人员都会有所倾斜,上涨更多。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虽然,没有17连涨,但这几年也是连年上涨。每人每月的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已经从55元提高至93元,这是国家定下的标准,各省市一般都会高于这个水平,据了解,到2020年底,全国基础养老金人均达到了170元/月。如今,2021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将继续上涨,1.6亿人退休人员有福了。江苏已经率先行动,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从160元提高到173元,其他还有十省市也已经做出调整。
城乡居民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看退休前个人的缴费情况,缴费标准每年从200元到5000元,看个人的经济能力,政府也不会补贴一部分。所以,对于城乡居民来说,养老金的最终差距还是来自于个人的缴纳情况。据了解,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5.42亿参保人中,绝大部分是农民。
除了养老金上涨已经确定,还有三个好消息传来。第一个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推出,目前养老金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其中之一便是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指建立个人账户,主要由个人出钱,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这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就多了一种养老保险的缴纳方式,为退休生活增加一份保障。
第二个是养老金省级统筹完成。过去,养老金统筹基本上是以县市为单位,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养老金差异大,流转不方便等等。实现省级统筹,那就可以统一收支,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减少养老金差距。据了解,未来还将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
第三个是社保卡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不但可以领取养老金,还可以当银行卡使用,用于存取款。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用来坐公交、地铁等等,总之,它的用处越来越多。
专家建议养老金上调采取分级调整
另外,对于很多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所领取的养老金都比一般的企业退休人员要高得多这一个问题,同样在社会上的争议也是比较多的,有不少人就认为本身两者之间的养老金差别就已经如此高了,在上涨幅度相同的情况之下,以后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能够领到手的养老金就会越来越高,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也会越拉越远。
对这方面的问题,也有专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认为可以在上调养老金的时候,采取分级调整的方案。也就是按照不同养老金的水平来实施不同的调整幅度,养老金本身的金额就比较高的,那么在上涨的幅度就会少一些,反过来对于一些养老金比较低的上涨的幅度多一些。因此,退休人员注意!2021养老金“分级调整”或落实,到手资金可能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