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局势紧张似乎再度升温之际,今天(周一,12月7日)中国外交部王毅在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举行视频交流时强调,中美应开启各层级对话。
王毅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当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拜登当选总统发去的贺电中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这是中方对下阶段中美关系的主张和期许,希望能成为美国各界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认知。
王毅强调,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攸关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命运与福祉。未来中美关系何去何从,有待于美方作出正确抉择,取决于双方为之共同努力。
关于推动中美关系,王毅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端正战略认知。中美关系之所以呈现建交以来最严峻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美方一些人固守陈旧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从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把中国视为对手甚至敌人,攻击中国人民选择的制度和道路,对中国进行全方位遏制,甚至鼓吹搞“脱钩”和“新冷战”,这是犯了历史性、方向性和战略性错误。
二是加强沟通对话。中美应开启各层级对话,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既可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进行沟通,也可就一些具体问题展开磋商,寻求突破和解决,争取谈出成果、增进信任。
三是拓展互利合作。面临疫情蔓延、经济衰退等重大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应该同舟共济,展现责任与担当。
四是管控矛盾分歧。中美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有别、历史文化各异,双方存在分歧和不同看法很自然,关键是要相互尊重。
五是改善民意氛围。中美双方应当支持鼓励两国立法机构、地方、工商界、智库、院校、媒体、青年之间加强友好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厚植两国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
此外,据媒体报道,与会美方代表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良好的美中关系对全球经济和国际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美中贸委会高度重视美中关系,赞赏中国经济发展恢复正常,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重要动力。美国工商界支持美中双方加强对话,重建双边互信,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期待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眼下,拜登对中美关系的观点愈发引来关注:据《纽约时报》12月2日报道,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表示,他不会立即撤销特朗普总统与中国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与此同时,他将与主要盟友磋商,对美国的对华政策进行全面评估。
“我不会立即采取任何行动,对关税也一样,”拜登在接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采访时说。“我不会对我的选择产生偏见。”
当地时间11月24日,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中国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的一篇文章,题为《中美构建合作–竞争关系是可能的》。
整篇文章分三个部份:一是为中美重建关系定调;二是检讨当前中美冲突起因,并提出缓和手段;三是提出未来合作空间。
随后,《纽约时报》社论版执行主编Kathleen Kingsbury发表文章,阐述全文刊载傅莹文章的考量,指文章是中国政府首度系统地向拜登政府提出合作条件,深具参考价值。
Kingsbury指出,傅莹这篇文章是到目前为止,是中国政府关于拜登当选总统的唯一官方声明,超越了通常的陈词滥调。“不可否认,美中关系在过去四年中受到了损害。傅莹是在阐述她的政府计划与拜登新政府合作的条件”。
她指出,这些条件既包括含蓄的威胁,也包括橄榄枝,可能会对美国今后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