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国专家认为,由于拜登任命的高级贸易官员是处理中美贸易争端的老手,未来中美关系可能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
据美国媒体周三(12月9日)报道,拜登将提名凯瑟琳·戴(Katherine Tai)接替莱特希泽出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主任。凯瑟琳·戴是美籍华人,现为美国众议院首席税务委员会的贸易律师。
如果得到确认,凯瑟琳·戴将成为拜登政府中首位担任内阁职位的有色人种女性,也是第二位担任内阁职位的亚裔美国人。
鉴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中美贸易战和在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的关键作用,这一任命将受到密切关注,以寻找有关拜登对华贸易政策的线索。目前,美国对37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未来的贸易谈判悬而未决。
凯瑟琳·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父母是台湾人,普通话流利,毕业于耶鲁大学和哈佛法学院。1996年至1998年,她在广州的中山大学教了两年英语,是雅礼协会会员。
2007年至2014年,她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担任总法律顾问,在任期的最后三年,她担任中国贸易执法部门的首席法律顾问,负责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的争端的诉讼。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凯瑟琳·戴此前在WTO制定美国对华贸易争端策略的经验,意味着她擅长在多边平台上对中国施压。
“与特朗普和莱特希泽倾向于双边贸易战的做法形成对比的是,拜登并不认为关税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吴心伯说。“在拜登的领导下,凯瑟琳·戴可能会在实施招募盟友和在WTO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战略方面发挥作用。”
民主党领导人认为凯瑟琳·戴是一位熟练的谈判者,而美国参议院两党多名成员都建议任命凯瑟琳·戴为美国贸易代表,称她具有解决与中国相关问题的专长。
在与共和党人莱特西泽领导的团队就美墨加贸易协定谈判更强硬的劳工条款方面,她是民主党的首席贸易顾问,因此声名鹊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政府顾问时殷弘表示,提名凯瑟琳·戴可能是中美关系的另一个“负面信号”,考虑到凯瑟琳·戴在处理对华贸易问题上的经验,美国可能会延续对中国的强硬立场。
“鉴于她处理了与中国的贸易争端,这对中国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时殷弘说。“这与她的中文水平或种族无关。我们还需要观察她是否对拜登有真正的政治影响力。”
时殷弘表示,中国对于选择凯瑟琳·戴作为美国贸易代表,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作为美国驻北京特使,可能“一点也不兴奋”。中国对这两位都知之甚少。
华裔美国人骆家辉(Gary Locke)曾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任命受到了中国的称赞,称其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更紧密关系,但他对中国法治的强调,以及他在为人权活动人士陈光诚提供美国庇护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激怒了中国政府。
独立研究公司Plenum的合伙人陈龙(音译)表示,他预计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不会立即出现差异。
他表示:“(我们)不太可能看到中国产品的关税下降,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不会。”
拜登此前曾表示,在没有对1月份与中国签署的临时贸易协议进行全面审查以及与美国盟友磋商之前,他不会立即取消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一表示,中国将履行在临时协议下的承诺,同时呼吁恢复经济政策协调对话和双边投资协定。
美国新任贸易代表还将在修复与美国盟友的贸易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包括解决对欧洲国家和加拿大的关税问题,以及解决欧盟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税方面的问题。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王勇(音译)则表示,对未来中美贸易谈判而言,任命凯瑟琳·戴是一项积极举措。
他说:“凯瑟琳·戴是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可能更了解中国文化和谈判风格。这是她的优势,她的背景和素质将有利于推动两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拜登团队已经表示,他们认为中国和美国脱钩是不现实的。因此,我相信拜登政府最终将取消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所有关税,因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受到了这些关税的影响。”
“美国的谈判策略也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