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8日至19日,拜登政府下的美中首次会晤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举行。当地时间18日,美中双方已经进行了两轮会谈,第一轮会谈的细节直接引爆全球舆论……
综合媒体报道,从媒体报道来看,在开场白阶段,美方布林肯和沙利文一共说了大概五分钟,其中指责中国在香港、新疆、台湾等事务的表现。
中方直接予以反击,时间超过了15分钟。然后布林肯叫住准备离场的记者,又补充了一些内容;说完之后,布林肯示意记者们可以离开了,但中方提出“抗议”,随后就这样当着媒体的面,相互激烈问候一个多小时……
对此,路透社和法新社称,双方在会谈前,说好开场声明只有短短两分钟,但最后变成超过一小时。之前援引美国媒体报道称,拜登领导下的首次美中会晤开局不顺。
不过CNBC最新报道指出,据前美国负责东亚防务的副助理部长说,拜登政府领导下的第一次美中会晤以“冷淡”的评论开始,不太可能导致任何明显的妥协。
Heino Klinck对CNBC的《亚洲路牌》(Street Signs Asia)节目表示:“我想说开场白肯定很冷,不一定是因为阿拉斯加的环境温度。”
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的会议正式开始前,双方相互指责,把原本短暂的拍照机会拉长为一小时的对话。现在是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NBR)高级顾问的Klinck表示,他对事态的转变并不感到意外。
他说:“坦率地说,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没有什么意外。”他表示:“在我看来,拜登(Biden)政府打算按照中国的意愿重启……美中关系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
NBR的Klinck说,美国与中国的对话紧张是很常见的,他经常受到中国同行的训话。
他说:“我们今天在摄像机上看到了一点,你们也看到了国务卿布林肯的反应。“我认为在私下讨论中会有更多这样的讨论。”
当被问及这次会议是否会导致任何明显的妥协时,NBR的Klinck说,简短的回答是“不会”。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中美在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存在潜在合作,但他表示,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往往”会与中国展开竞争。
当北京越过国家安全红线时,比如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或对美国盟友进行“恶意活动”时,华盛顿也将与之对抗。
面对面会议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Klinck说,这样的高层会议在拜登政府早期就开始了,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
他说:“即使在美国历史上关系最紧张的时期……我们仍然会会面,我们仍然会交换观点,因此,我们今天对我们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做同样的事情是关键。”
“重要的是,高层领导人能够会晤,坦率地讨论问题,并能够展示每个国家的意图,”他补充说。
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同时担任贝尔维尤学院(Bellevue College)临时校长的骆家辉说:“它设定了基调,确定了美国的优先事项和关切。”
“是的,双方都发表了很多公开的、严厉的和非常强硬的声明,但当他们真正坐下来面对面的时候,他们明白……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角色,但他们也需要坐下来,找出解决这些分歧的方法,以解决根本问题,”他周五对CNBC的《Squawk Box Asia》(Squawk Box Asi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