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周五(3月19日)最新撰文称,在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的中美首次高层会谈中,中美之间的强烈敌意和不信任得到了充分展示,但中国方面仍然提出了在未来会谈中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的可能性。
首日会谈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双方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公开针锋相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协议”,不过据报道,在随后的闭门会谈中,气氛有所改善。在第一天的两轮会谈结束后不久,中国外交官表示,会谈“进展顺利”,第二天他们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第二轮会谈很顺利,我们讨论了很多地区问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离开会议室时表示。
“对于第一轮会谈,我们不能说气氛紧张。双方都解释了各自的立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试图淡化这种好战姿态。他说:“我们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除夕通话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这次开场白后面还有‘正餐’”。
观察人士称,双方都做了充分准备,他们的紧张交流和不同寻常的强硬姿态在很大程度上是预料之中的,针对的是各自的国内听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一度对美国东道主——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表达强烈不满。
“这就是你希望进行对话的方式吗?”他显然对美国官员公开的批评感到恼火。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他指的是拜登政府本月初由布林肯提出的对华方针。
在周四的安克雷奇会议之前,包括布林肯在内的拜登政府高级官员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努力,以争取中国在东亚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邻国对中国采取对抗态度的支持。
布林肯一开始就对记者说:“我们将……讨论我们对中国在新疆、香港、台湾等地的行动、对美国的网络攻击、对盟国的经济胁迫的关切。”
南京大学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朱锋表示,在前总统特朗普混乱的任期后,这种激烈的交流代表着新常态。
“美中关系是多方面的,近几个月竞争和对抗成为主要特征。他们在香港和新疆等有争议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可能是很自然的。”
“虽然中国在过去两个月强调了与拜登政府合作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将克制自己不反击对中国的直率批评。”
在美国人下榻的安克雷奇库克船长酒店(Captain Cook),中国代表团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每个人都戴着口罩,经过摄像人员,进入一间舞厅,布林肯在此迎接他们。
但在几分钟后的开场发言中,王毅却显得不那么客气,他告诉美方这“不是对待客人的方式”。
在15分钟的开场发言中,杨洁篪称赞了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和解决贫困问题方面取得的成功,而美国仍在与疫情作斗争。
他接着指责华盛顿利用其金融和军事力量挤压其他国家,并补充称,滥用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威胁到全球贸易的未来。
他还驳斥了对美国对中国在新疆、香港和台湾政策的批评,称这些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还称美国是网络攻击的“冠军”,并批评了美国的国内政治。
“美国国内的许多人实际上对美国的民主缺乏信心,”他说,并以杀害非洲裔美国人和“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为例。
在他的开场白接近尾声时,他说布林肯的评论不“正常”,并补充说“我的也不正常”。
他接着说,华盛顿应该放弃其“冷战思维”和对抗的遗产,并补充说:“美国不代表国际公众舆论,西方世界也不代表。”
“我认为,在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该加强沟通,妥善管控分歧,扩大合作,而不是对抗。我们两国之间过去有过对抗,结果对美国没有好处。美国从这场对抗中得到了什么?”他问道。
然而,在紧张的公开针锋相对之后,有迹象表明,双方在幕后设法冷静下来。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在背景中表示,第一天的会谈是“实质性的、严肃的和直接的”,远远超过了原计划的两个小时。
然而,另一个紧张的迹象是,双方没有像通常在这种性质的事件中那样坐下来共进晚餐。
中国分析人士表示,在镜头前发表的激烈言论,似乎是有意为之,以便让双方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强硬态度。
“拜登政府优先考虑的主要是国内问题,不愿意在国内,尤其是让共和党认为他们同意举行阿拉斯加会议是向中国卑躬屈膝,而中国高级外交官也必须迎合那些在国内的观众,他们认为美国人的处境越来越不利。”朱锋说。
沙利文定下了基调。“我们不寻求冲突,但我们欢迎激烈的竞争,我们将永远捍卫我们的原则,捍卫我们的人民,捍卫我们的朋友,”根据一份会议记录,他说。
中国政府渴望在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完全形成之前与华盛顿接触,并能够团结盟友予以支持。中国政府一再将此次会晤描述为实质性接触的开端,并将其描述为“高级别战略对话”。
但美国否认了这种说法,并表示,如果中国不做出重大改变,会谈将是一次性的。
美国国务院选择在会议召开前不久宣布,24名中国内地和香港官员因处理香港问题而受到制裁,这进一步缩小了取得进展的可能性。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象征性的——其中多数已经得到了美国财政部的批准——但这项制裁本可以推迟到会议之后再宣布。
“我认为拜登政府不认为合作是必要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Elizabeth Economy说。“中国人愿意容忍相当高度的对抗。”
首尔世宗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贤表示,阿拉斯加会议仍然重要,尽管它似乎收效甚微。
“这不会成功,因为双方都不会完全满意。这将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因为双方将确认对方的底线。新出现的结果将为一段时期的‘松散冷战’奠定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