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中美会谈最新消息:尽管最初激烈交锋、但中美在一些领域达成共识 观察人士称这为中美合作开辟道路

文 / 陌尘 2021-03-21 08:46:42 来源:亚汇网

   本周阿拉斯加会谈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就职以来中美之间的首次高层会谈,会谈以尖锐的言辞开始,以达成一定共识而告终。观察人士称,这为两个大国之间的合作开辟了一条狭窄的道路。

   当地时间周四和周五,中美两国高级官员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了三次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指出在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承诺在气候变化、伊朗、朝鲜和阿富汗等领域进行合作。

   中国高级外交官杨洁篪称会谈是“直接、坦率和建设性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称此次会谈是“一次涉及广泛议程的非常坦诚的对话”,包括经济、贸易和技术,但他也表示,他的团队在两国“从根本上存在分歧”的问题上收到了“防御性回应”,包括新疆、香港、西藏、台湾和网络空间。

   在会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北京表示,两国将成立一个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北京还表示,他们讨论了两国外交官和领事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安排,以及如何促进使馆和包括媒体在内的其他团体之间的交流。

   中国方面表示,旅行和签证政策也在讨论之列,这增加了限制可能会放松的可能性。

   观察人士说,这次会议让双方有机会对对方进行评估,然后再回到各自的角落,为未来的接触制定一项长期战略。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会议没有取得多少成果,但双方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拜登政府仍在决定其对华战略。现在我们看到,主张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竞争的派别,在推动经济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占了上风。中国需要通过这场对话向拜登政府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强硬路线对中国行不通。”

   当地时间周四的首次会面证实了这两个大国之间预期会出现的对抗性基调,当时的开场白演变成了一个多小时的敌意。

   在一份比往常长得多的开场白中,杨洁篪指责美国在谈判中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并补充称,鉴于非洲裔美国人在美国遭到杀害,美国官员无权就人权问题对北京进行说教。杨洁篪的言论为他在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共官方机关报《人民日报》援引了西方大国在19世纪征服中华帝国的经历,以及中国今天在对抗美国方面重新树立的信心。

   会晤结束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美国代表团此前预计双方将就广泛的问题进行艰难的直接对话,情况也正是如此,他说道:“我们有机会阐明我们的优先事项和意图,听取中方的优先事项和意图。我们带着清醒的认识来,并带着清醒的认识离开。我们将回到华盛顿,继续评估我们目前的状况,并与盟友进一步磋商。”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美国不应低估中国捍卫其利益和主权的决心,同时提出合作的可能性。王毅说:“中美两国应该相向而行,同时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有了这个共同点,中国愿意对美国采取开放的态度。”

   观察人士说,中美高级外交官最初的激烈交锋是针对各自国内观众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王勇表示:“由于国内政治,双方都面临压力。面对美国的诸多批评,中国需要展示自己的实力。但双方在随后的谈判中可以更加务实。”

   王勇说,气候变化可能为两国合作开辟一条道路,让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机会在未来几个月再次举行会谈。王勇表示:“4月22日,联合国将举行视频会议纪念地球日。对于习主席和拜登总统来说,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在那之前再次进行对话,协调他们的方式。”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Josef Gregory Mahoney表示,尽管中美双方在会谈中都确实感到失望,但两国有充分理由在多个方面改善关系。Mahoney说道:“在未来几周,我们可能不会看到很多针对更有争议性问题的公众活动,但我怀疑,这次会议将为解决贸易战、在技术竞争上划更清晰的线、以及对彼此有关安全关切的红线的相互理解(或许是悄悄地)奠定基础。”

   Mahoney补充道:“假如前景不太乐观,中国的两名最高外交政策官员现在就不会去阿拉斯加了。他们不会走进陷阱。”

   北京智库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表示,中美两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衰退等问题上开展合作非常重要。王辉耀说道:“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可能会在4月的地球日气候变化峰会上会面。”他指的是定于4月22日召开的世界领导人峰会。

   王辉耀表示:“我们希望两国能够在这些紧迫问题上合作,而不是在地缘政治问题上合作,以履行各自的全球道德责任。”

   但观察人士称,中美关系在好转之前可能会先恶化。

   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团队的评估,即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并表示将与一个全球盟友网络合作对抗中国。拜登政府与盟友和伙伴的重组已经在进行中。

   中国下周早些时候将接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预计与美国的关系将是其中一个议题。

   布林肯将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会谈,并与欧洲盟国讨论中国问题。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陪同布林肯访问了东京和首尔,目前正在新德里。本月早些时候,拜登还主持了自己与四方领导人的虚拟峰会,这是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战略集团。

   中国前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表示,中美关系将会恶化,但最终会解决。傅莹周六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度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这些关系将进一步下降,然后达到一个高原,企稳,最终恢复正常并上升。关键是中美两国能否在同一个国际框架下解决各自关切,和平共处。”

   根据央视新闻3月20日消息,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安克雷奇举行。对话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接受了媒体采访。

   杨洁篪说道:“我们希望双方在各个领域加强沟通、交流和对话。双方应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轨道向前发展。”王毅表示:“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态度是明确、一贯的。希望美方也能相向而行,特别是要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在此基础上,中方对中美继续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后表示,两国政府在香港和网络攻击等问题上“从根本上存在分歧”,但在伊朗、朝鲜、阿富汗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利益存在交叉。尽管会谈正如外界普遍预期的那样没有取得任何突破,但布林肯说,美方达到了举行这次会议的两个目的。布林肯说:“第一,我们希望告诉他们我们对中国所采取和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的严重关切,我们的盟友和伙伴也有同样的关切。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还希望明确阐明我们自己的政策、优先事项和世界观。我们也做到了这点。”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美方将基于这次会谈的情况,在与盟友和伙伴进行磋商之后决定下一步的措施。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