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选举已经进入尾声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大选的情况可以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已经执政四年,争议巨大的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与同是名声不佳的拜登的对决让许多人争相猜测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如今,随着各州计票结果出炉,尽管世界范围内,关于美国总统人选的争议有所平息,但是在美国,纷争与混乱似乎才刚刚开始。“败选”的特朗普丝毫没有认赌服输的精神,尽管距离离开白宫只有不到十周,他却依然在筹划自己逆风翻盘的“大计”。
拜登虽然获得了胜利,却只是一次险胜
11月15日,美国Axios网站援引政府内部人士消息称,特朗普正准备用“人权”或是“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之类的名义,对更多中国企业、人员进行制裁与限制。
尽管目前特朗普已经在总统选举投票之中失利,下一届的白宫之主如无其他意外将会是拜登,但直到明年开年前的这段时间里,特朗普仍然是美国现任总统,也就仍然有权继续推动他的对华制裁举措。
特朗普并不打算让自己可能的继任者轻松完成任期
对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在自己总统任期理论上的最后一个半月里,特朗普依然在反华的道路上开足马力狂奔,实在是够“敬业”。
而他的目的除了遏制中国本身,更多是要为继任的拜登留下一个更大的烂摊子,让民主党无法轻易改变自己定下的外交政策惯性——而一旦拜登大幅调整这类政策,哪怕只是缓和对华关系,将被扣上和坐实“亲华”的大帽子。
民主党背后的跨国资本必将重拾全球化政策
对于这一情况,法国报纸《回声报》也分析称,特朗普和他的鹰派幕僚正试图制造拜登政府不能解开的不利于中国的“既成事实”政策。并且,就连中国方面都一清二楚,由于本次美国大选中民主党的“险胜”,下一届美国参议院中,共和党将会成为政府修改既有政策的巨大阻力。
在特朗普急推反华政策这一事件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言人表示:“在北京方面没有进行重大的政策转变的基本情况之下,若要扭转这些措施将无异于进行‘政治自杀’。
吃一碗炒肝不代表“亲华”
随着拜登的“胜选”,在我国国内引起了一波对拜登即将执行的对华政策的猜测。在互联网上,更是有人展示了拜登曾经以副总统身份访华,并在北京小吃店消费的照片,以作为“拜登是亲华领导人”的佐证,并对美国未来的对华政策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象。
现在,特朗普在看守过渡期的各州操作,可以说是彻底击碎了这种想象的现实性,无论如何,即便拜登真的有意与中国修好,特朗普政府也已经将中美关系推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
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美国的政策必然是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即便特朗普不像这样“强行挖坑”,也没有任何必要对拜登产生任何形式的幻想。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美国的政策必然是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他们的区别只是在于对“美国利益”的侧重点不同,而与是否亲华无关。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房间中的大象”,这一比喻虽然有所偏颇,但是确实生动形象。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中国已经无需再仰人鼻息,而是要独立自主地塑造属于自己的力量,再依赖任何国家的所谓“亲华政策”来生存和发展已经没有意义,也显得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