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新难题!美国新政府组建“反华联盟”任务艰巨 新加坡分析师:美国重建国内压力强劲
文 / 鹤轩
2021-02-22 18:31:38
来源:亚汇网
克拉布特里指出,美国国内压力可能会挑战拜登回归《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也将阻碍更多国际贸易协议的尝试,这将促使美国更贴近亚洲的努力无法达成。他向美国CNBC说道:“从美国政府的传统历史来看,他们通常会试图利用其安全和经济实力来吸引盟友进入其阵营,像是美国建立原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贸易协定》(TPP)。”
“现实情况是,美国的经济比重正在下降,而中国的比重却在上升。中国正在偷走美国的衣服,作为该地区自由贸易的保护者方面,北京当局也做得非常出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贸易协定》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政府所签署,当时他与其他11个国家(其中大多数在亚太地区,但不包括中国)达成贸易协定。”克拉布特里说道。
TPP原本将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协议,涵盖全球经济的近40%,将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作用,旨在平衡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但该协议在美国遭到广泛批评,并且从未得到国会的批准。包括前总统特朗普在内的批评者表示,TPP将加速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并有损美国工人的权益。
克拉布特里也提到,美国国内压力可能继续挑战拜登达成吸引亚太地区贸易的尝试,他解释说:“拜登在选举前就已经承诺贸易和经济政策,而这会使得美国中产阶级从中受益。如果他确实做到这点,那他要与摇摆不定的亚洲出口大国达成贸易协议,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积极扩展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这似乎是从特朗普宣布撤出TPP后所发生的迹象。克拉布特里指出,提升中国地位的重大进展,就是北京当局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北京所提倡的全球最大贸易协议,而且这不包括美国在内。
对亚洲市场的重新参与前景不乐观,克拉布特里认为拜登将不得不寻找“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方式来重申美国。他说道:“最大的问题是,美国是否要重新回到CPTPP中,我认为华盛顿的很多人还是认为应该这样做,但政治局势使得这变得特别困难,我们尚且无法清楚看到是否可行。”
然而,市场上仍存在不同声音与立场,特朗普时期的贸易代表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贸易将成为拜登与中国谈判政策的组成部分,但不会成为中美关系的推动力。他指出,两国存在根本分歧,并强调纳入CPTPP并非美国亚太战略的唯一途径。
卡特勒先是指出中美分歧难以在段时间内解决,再表示拜登政府在从事亚太地区的贸易活动时,将持续受到RCEP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的施压。但她表示,将美国重新纳入不包括中国在内的CPTPP,并不是在亚太地区建立联系的唯一途径。如果美国考虑重返,那无疑将寻求对该协议的更新和修订。
至于更可行的选择,卡特勒认为是更狭窄的部门性交易。她解释道:“它们相对容易,也能更快捷地完成,并且可以在交付成果的同时帮助重建信任和动力。我们需要认真对待2020年11月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亚太国家之间签署的RCEP。这协定建立了广泛的原产地规则,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供应链。”